古代升官日常_第1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2/3页)

到了各个府衙和大臣的家中,陈溯在吃饭的时候听到来报,便立马赶来的酒楼。

    李郢也是如此。

    张彦瑾便只好把在御书房说过的话再说一遍,期间又喝了一壶酒,着实是由些费口舌。

    “那皇上是让你做主考官?”李郢听了张彦瑾的叙述,问道。

    “是啊,皇上这么着急让我上任礼部,就是想要尽快地开始科举考试,可前期的筹备工作都还没开始,这雕刻印刷的模板现在只完成了百家姓和三字经,后续的四书五经且需尽快完成。”张彦瑾说完看在李郢。

    “你不会又让我抄书吧?”李郢苦着脸道,他好不容易才长成翩翩少年,逃脱了读书和抄书,难道历史又要在自己身上重演。

    “当然不是,四书五经和时事算义,一个人得抄到什么时候去,就是你肯抄我也没时间等,皇上得意思是明年开春便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眼下中秋刚过,到明年也不过是四五个月的时间,我们得先把书本散发到各个地方,我担心时间来不及,所以要找你们帮忙。”

    这也是他头疼的地方,可皇上似乎特别想要看到这科举考试的成果,他只能一步一步地尽可能完善。

    明日上朝皇上正式颁召之后,估计事情是更多。

    “我们两个能帮什么忙?”李郢指着自己和陈溯问道,他们两个对考试是躲着都来不及,难道好友还想让自己去参加这地一届科举,陈溯现在是有官职在身不说,自己可是什么孤身一个。

    “李郢,我希望把雕刻印刷这一块交给你来做,到时候新书的发布和推广你来负责,陈溯则帮忙把印刷好的书籍运送到各地,我把陈溯从工部驿道司平调过来,李郢,现在时机也到了,也去礼部给我暂代员外郎。”

    张彦瑾正色道,他需要好友的帮忙,现在礼部的人他不熟悉,没办法放心交过去。

    “行啊,没问题。”陈溯上前道,他就喜欢张彦瑾这股直白不绕弯的做事风格。

    “行,横竖也能当个朝廷命官,也是不错的。”李郢倒是无所谓,而且张彦瑾这点子虽然和赚钱没什么关系,可是给他的感觉确是比开酒楼还要刺激的事。

    “明日你们二人都到礼部来找我,官服我回头让人送过来。”张彦瑾见李郢和陈溯二话不说就同意,他之前向皇上要了两个礼部的空职,就是打算把好友也拉进来。

    张彦瑾和李郢陈溯交代好着书籍复印运输之事,便回家开始撰写起科举考试的流程和制度。

    之前他在宫中不过是泛泛而谈,可若真是要开始这一次科举考试,考场,学生,监考官,试卷等等这些,都需要准备起来。

    张彦瑾计划这头次科举首先在京城举行,这样才能让天下人都注意和认识到科举考试的好处,乡试和府试等明年再开始,他和皇上商量过,明年春闱由地方各郡府推举三人到京城参加考试,这样一来省去了乡试和府试筹备需要的时间。

    等到明年春闱录取名单出来,届时一定会在大魏掀起一股读书热潮。

    第132章

    第二日, 早朝。

    诸位大臣见原工部侍郎张彦瑾一下子就成了礼部尚书, 对着张彦瑾都指指点点。

    “你别在意, 这些人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说话的是褚持恭,张彦瑾的岳父大人, 干的, 不过因为他一直和他伯父铁,这和亲的没什么两样。

    张彦瑾自然把那些难听的话自动筛选过滤掉,不过见褚持恭走到身边来安慰自己, 张彦瑾心里百感交集,只能笑笑表示自己不在意。

    贼你是朝堂, 他自然不会和那些被当作靶子使的人去较劲,况且, 要着急的应该是别人, 而不是他。

    瑞国公原本是让人故意去试探,没想到这小子软硬不吃。

    不一会儿,皇上就到了。

    “另,自今日起,凡是“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cao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民众皆可入朝为官。为大魏昌盛, 为百姓安福, 责令地方乡贡三人, 明年开春入围,实行科举之制。”

    皇上这后面一道诏令就像一道晴天大雷,打到朝臣的头上,不知道改如何反应。

    张彦瑾退居后排, 被褚持恭和李濂等人围住,张彦瑾便细声地一一说明。

    “皇上,这科举之度是为何物?”周肃上前问道。

    “这科举然是为我大魏添枝加叶的帮手,大魏如今国运昌盛,然而山匪和未开化之百姓却是不少,古人语,读书可以诗人明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