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节 (第2/3页)
中放焰口观礼百姓寥寥无几。 本以为今年还是如此,所以当施孤台下人越聚越多,已经做好了继续冷场心理准备的法师们有点懵了。 阿弥陀佛,什么情况?佛祖显灵啦? 庄玄朴隐在人群中兀自得意,弟子疑惑的小声问道:“师、师父,来了这么多百姓,对他们华严寺不是好事吗?” 庄玄朴眼神险恶:“这你就不懂了,百姓越多,这些和尚就越是高兴,待那姓赵的野道士出现问他们要回场地时,你觉得和尚们会愿意吗?到时双方当着众多权贵和百姓的面争个头破血流,丑态毕露……呵呵,为师这叫一箭双雕之计!” 第87章 人间异象始生 赵小禾嘀咕:“不是吧, 这就是秦九华帮忙找的场地?人也太多了吧?里面是在举行什么活动吗?” 赵小禾左右看了看,本想找个地势高些的地方查探一番, 结果树上墙上屋顶上,但凡能落脚的地方全都被人给占满了,她想爬到高处看一看里面的情况都没办法。 这样不行啊。 赵小禾观察片刻,忍不住皱起眉头。 秦九华寻找的这处地方本来是很符合她的要求, 地势开阔,避开了建筑群和人口稠密的地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过来,再大的地方也不够用,人潮一直蔓延到了更远的浔河大桥上, 飘满河灯的河中也有摇着小船大船不断向中心地带靠拢。 人群的数量已经多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周围又无官差维持秩序,万一有突发状况很容易引起踩踏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赵小禾把溜溜放在地上,走到临近的一位书生面前问道:“这位郎君, 叨扰了。” 书生转过头,见是一位带着斗笠的女子,尽管轻纱撩起但还是不大能看得清楚面容,直觉应该年纪不大, 便规矩的收回目光:“小娘子有礼。” “我初来乍到,不清楚情况, 请问诸位因何聚集此地?”赵小禾朝里看了一眼, 困惑极了, “在这边倒是能听到一些声音, 可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 为何大家还不离开?” “小娘子有所不知。”书生笑道,“现在里面是华严寺的法师在放焰口,不过大家聚集在此处并非是为了观看这场法事,而是为了接下来赵道长祭神。” 赵小禾:“……” 所以说,还是她要在这里祭神的消息泄露了吧?但是也不至于这么夸张,来了这么多人啊。 赵小禾万分不解:“这么多人,都是为了看她?” 书生:“是也不是。”他笑了笑,“别人是为了什么在下未一一证实,不敢保证,不过我的确是为了赵道长而来,并非为了看他本人,而是为了他的祭神仪式。”书生看赵小禾还是不明白,好心解释道,“小娘子莫非没有听说本月上旬粮食丰收的盛景吗?这位赵道长祈福灵验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他为大齐带来新的粮食,他出现后诸多灾厄有惊无险的化解,蝗神显灵,久旱降甘霖,他的百净粉救人无数,穷人富人都能用得起,还有引虫烟草,待来年面世推广到大齐各地,农田诸多害虫又有何惧?” 书生语气带着真挚的感激,眼眸中的光彩是愉悦轻松,充满了希望的,他抬头望着赵小禾,眼中并没有赵小禾的身影,而是从心底映入眼中的另外一个被唤作“道长”的假道士。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我等学生以及书院的老师诸位前辈们都真心感激道长,相信道长必然是福泽深厚之人,祈福灵验,祭神必然也灵验……” 书生语气开心的做总结:“所以我等是来蹭福气的!” 赵小禾:“……” 能不能让我多感动一会儿多不好意思一会儿? “今日中元节五城兵马司会巡街到天亮,城内十分安全。”书生精神奕奕,发扬好事情大家一起分享的古道热肠作风,两眼放光的邀请道,“小娘子若是不着急归家,不如也留下蹭一蹭。” 赵小禾面色古怪,干笑两声:“您先请,我稍后再来,再来……蹭。” 告别书生,赵小禾伸手把大猫抱在怀里,走到远处的一家商铺里借了纸笔写了张字条:“溜溜,帮我给秦九华捎过去。” 大猫叼着塞了纸条的竹管,灵活的在人群中穿梭前行,避开想要摸它或者抓它的人爬上观景楼三层,人立而起趴在秦九华的膝盖上,张口吐出戴着口水的竹管。 “噫。”秦九华没忍住发出一声表示嫌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