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节 (第3/4页)
文局没有复原。建造者大概把它和棂星门、文华殿合并了。”严澹道:“三省六部的机构,现在只在侧门那里剩个中书省议事厅。我们当时在吏部听调时那个闷热的小房间也找不到了。这也算是遗憾吧。” 那时房间闷热,燕澹生还好奇地问陶清风:“你怎么能坐着不动,也不扇扇子?” 陶清风望着试图趁着没有其他人在场,就想站在椅子上去开窗户,却依然够不着,只能满头大汗地继续扇风的燕澹生,道:“燕兄,心静自然凉。” 燕澹生轩然一笑,对着陶清风猝不及防猛扇一通,笑道:“行了,我知道你肯定也热,你瞧你,领子都有三层。” 思及往事,陶清风脸上泛出淡淡笑容,跟着严澹一路“故地重游”。这座新修葺的皇宫博物院,勾起了陶清风如潮水般的往事记忆,一幕幕涌入脑海中……他记得第一次进入大楚皇宫的情景;记得第一次进吏部听调、第一次去礼部报道、第一次在弘文局里翻开要编纂的书稿、第一次跪下迎接皇帝…… 他们一直行到棂星门旁,望着那上面漆好是三个字,陶清风心情感慨:至圣先师的门庭,天下读书人敬仰之所。旁边还有座集贤阁,供着孔子的像。 严澹却指着集贤阁的高处道:“这座阁楼分明能上去,当时我叫你,你却说什么也不肯上楼。” 那里风景优美,能将巍峨宫阙尽收眼底,然而俯瞰角度,也是将棂星门牌匾门廊看在眼底,再加上一楼供奉圣人牌位,陶清风心有戚戚焉,不敢随意登楼,怕被扣上“把圣人踩在脚底”的僭越弹劾。 “广川兄,你也上来呀。”当时燕澹生从朱栏探出半身,笑着招呼,“和我一起看,好不好?” 陶清风站在棂星门下,与燕澹生遥相对望,轻轻摇头道:“陶生,岂敢。” “又是这句话。”燕澹生道:“风景这么好,不看可惜。放心吧又没有别人,你不用怕‘把圣人踩在脚下’这种无聊的罗织罪名。” 陶清风勃然变色,焦急道:“燕兄,大内慎言。” “行,听你的就是了。”燕澹生感慨,又笑道:“总有一天,我要把你拉上来看。” 此刻严澹拉着陶清风的手,往阁楼上走去,俨然是记起那时候成空的愿望。阁楼上游客还不少,陶清风也再没有行规矩步的顾忌了。 两人共登阁楼,陶清风望见宫墙纵横,有些明显保留遗迹的败垣,然而更多修好的地方,蔓延出看不清的广厦万千。 “我不想再一个人看了。”严澹淡淡道,“我后来又登了很多次……”他反手握紧陶清风的手,感受到一片温热在掌中。 “对不起……”陶清风眼眶一热,反手握紧他:“我再也不会,让你一个人了。” 看过宫阙盛景,他们晚上入住北门楼外面的一家宾馆。近水楼台的位置,装潢设计得也颇有古韵古香。价格自是不菲,却还是预订火爆,一般人很难订到。但严澹有这家宾馆的贵宾卡,他从前就住过很多次。这次带陶清风来,自然选了最好的一个房间。 “我在想,”当晚上他们收拾干净,双双靠在床上闲聊时,陶清风道:“这英华皇宫虽然复原了一些地方,但以前通衢的大楚内城街道是不能复原了。我还挺想念那次从藏书阁出来后,我们去吃的那家面馆。” 那是一家干净、实惠却又味道鲜美的小店,陶清风从前没去过。他几乎不在内城吃饭,盖因地皮昂贵,那里商铺卖的东西都非常昂贵。结果那天燕澹生带着他去了一家,虽然开在内城街上显眼位置,但价格却很亲民,味道又出色的面馆。陶清风一直念念不忘。 “而且人还不多,挺清静的。不应该啊……”陶清风直到现在回头想起这事,才咂摸出一点不对劲的味道,后知后觉望向严澹,却发现对方早已憋笑良久。 “那家店……”陶清风怀疑道,“是你们家的吧?” 严澹一脸笑意,矢口否认的语气一点都没有说服力:“不是。” “就是了。”陶清风看他这表情,八九不离十,抿笑道:“你瞒得很好啊。” 严澹伸手往他腰下捉去,把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