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飞升_第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1/3页)

    放着随后更大的收徒法会不去,来观礼一个小小的灵根检测,这些大门派的首席都是这么闲的吗?!

    “陛、陛下?”小内侍小心翼翼地提醒,这些九星门派都是他们惹不起的庞然大物。如果把九星门派的门主比作皇帝,那邹屠域的胖皇帝基本就约等于乡里的里正,一个村长,不能更多了。

    “造!”胖皇帝都感觉他听到了小私库在哭泣的声音,龙椅也被压得不堪重负,响声更大了起来。

    但是这种时候输人不输阵,绝对要把邹屠域的排面给搞出来!

    说时迟那时快,一道火绕云纹、黑底红字的帖子,霸道地直射入了胖皇帝身边金灿灿的屏障之上。随着“啪嚓”一声,龙椅终于还是碎了,把本来就吓了个半死的胖皇帝摔了个人仰马翻,满宫上下,人心惶惶。

    知道的那是拜帖,不知道还以为是暗器。

    几个炼气期的宫人,合力都没有办法将其取下,请了筑基期的武将来也不行,最终还是劳烦了皇室供奉的金丹老祖,这才勉力把那霸道的请帖,给恭恭敬敬地请了下来。

    不用说,这必然是走随心所欲风的坐忘心斋的拜帖了。

    坐忘心斋是五个九星门派里,唯一的魔门,也是……根本不会在邹屠域举办收徒法会的九星门派,毕竟哪怕两界挨得再近,同尘界也不会捞过界地来和光界挑衅收徒。虽然当年他们确实很想就这么把颜君陶给强行收走。但因为种种历史原因,这件事最终还是没能成行。

    据说坐忘心斋在上界的靠山戮力魔尊,因坐忘心斋收徒不利,差点砸烂了半个仙宫。

    这也就导致了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坐忘心斋仍对颜君陶念念不忘,收徒之心总是不死。陆掌门在颜君陶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一再和他唠叨叮咛,路上看到妄图用糖人把他拐走的魔修,一定不要客气,照着他丫的脸就是踹!

    这个念叨传出去之后……

    至今,颜君陶还能在每年生日的时候,收到来自坐忘心斋栩栩如生的糖人。

    这已经不是“诱拐”不“诱拐”的事情了,而是关乎两派掌门幼稚如小孩的面子。坐忘心斋上下对于错失了颜君陶这么一个天才,也是万分扼腕。本来坐忘心斋这一代的首席还对颜君陶充满敌意的,毕竟谁都不会喜欢被别人家的小孩比着长大,直至龙冢法会上颜君陶把前来挑衅的对方揍得差点跪下唱《征服》,那之后,颜君陶就总觉得对家首席看他的眼神更奇怪了。

    “咱们、咱们怎么办啊?”

    “还能怎么办?去给颜家送信啊。”其他正道胖皇帝还能周旋一二,如今事涉魔门,就不是他能承受得住的了。

    颜君陶看到来自皇宫的问题后,整个人都是一脸的莫名其妙,和他养的那个智障儿童欢乐多的腓腓有一拼。

    他来安排?他怎么安排?他又没带丁管事过来。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交给我。”容兮遂第一时间毛遂自荐,把一众本来跃跃欲试想要在尊者面前露脸的天衍宗弟子给威胁得谁也没敢开口。

    容兮遂在拿到那些突然决定来观礼的大派名单后,就一直似笑非笑,拇指死死地掐在了坐忘心斋首席的名字那里。

    真是哪里都有讨人厌的苍蝇呢。

    ***

    灵根检测需要整整三天的时间,同时在邹屠不同的几个检测点一同开始,只有第三天的最后一场,才会全部集中到八神坊这一个检测点。

    而这重头戏的第三天,一晃就到了眼前。

    颜家这一次参加收徒法会的一共十一人,其中只有五人是颜君陶名义上同父异母的血亲,另外六人则是外地的分家送上来的最有潜力的孩子。

    颜君陶已经事先给他们检测过了,都有灵根,最好的是一个拥有变异双灵根的小男孩。但就颜君陶看来,六个孩子里最有前途的反而是那个一直默默无闻、极善于隐忍的三灵根小子。他的灵根确实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他的悟性却是里面最高的。那个双灵根的小男孩太过骄纵,若不改性格,难成大器。

    娘子玉一直端坐在高位,不紧不慢地和她娘喝着灵茶,还很有大jiejie范儿地招呼着同龄的孩子一起来喝。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有多紧张。

    颜君陶已经听出了meimei过于激动的心跳,用还有rou坑的小手,主动握住了meimei修长如葱根的纤纤玉手,没有看她,只是给予了一种安慰,还是那句话:“尽力就好。不过,不努力其实也没有关系。”

    奇怪的是,娘子玉的心在那之后反而跳得更快了。

    因为……啊啊啊,我家包子哥哥怎么能这么可爱,天惹,要被萌得昏过七了!

    第17章 十七条咸鱼不翻身:

    厚重悠远的钟声,在清晨第一道阳光艰难冲破层云后,准时敲响,传遍了整个邹屠。伴随着春花与清风,钟声在蔚蓝色的天空荡出一层层金色声纹,如湖面涟漪,似绸缎锦绣,连绵不绝,又生生不息。

    波纹所过之处,无不降下使人振奋的灵力之精,仿若雨过天晴后的清新,带着泥土的芬芳与未来的希望。

    这神钟是邹屠除了颜君陶以外最大的脸面,相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