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节 (第3/3页)
,这对曾经勠力同心的君臣之间便有些渐行渐远。 不论朝中有多少人支持卫畴代大雍而自立,荀煜却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大雍皇室这一边,再三向卫畴进言,言其既为大雍臣子,世受皇恩,便当忠心报国,尽心辅佐皇室,成就万世美名。 这些话,卫畴自然不爱听,便越发的疏远于他。 数月前,符后及其父谋逆之事被人揭发出来,不少卫氏朝臣纷纷进言卫畴,趁机废了雍帝,自立为天子,又是荀煜站了出来,不惜服毒以死进谏,这才保住了雍天子的帝位。 得知荀令君的死讯后,卫畴连夜赶到荀府,在他的遗体旁守了一夜,放声大哭,直至晕厥。 或许是因感伤荀令君之死,卫畴醒转后便驳回了朝中请他自立为帝的上书,言明他只愿做兴周的周文王,而不愿做最终夺取殷商天下的周武王。 卫畴缓缓睁开眼睛,复又看向荀渊,对他话语中的暗讽之意也不见恼,反而温言道:“你同你叔父年轻时倒是生得有些相像。孤初见文若时,他就如你现下这般,青年才俊、意气风发。彼时我们议论天下大事,一见如故,一路君臣相扶相持踏平了多少艰难险阻,可到了这共富贵的时候,文若却是与孤离心离德……” 他满饮一杯酒,喟叹道:“孤与文若,相交几十载,可到了最后,他心里竟是认定了孤是那等不忠于人主,不顾纲常想要篡权夺位的逆臣贼子!” 卫畴一双虎目睥睨四顾,目光从在座的朝臣脸上一一扫过。 “孤知道,不光文若如是想,便是在座的诸君,亦有不少人心中亦怀此想,觉得孤就是个不敬天子的乱臣贼子!” “呵呵!当年乔公曾断言孤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an雄’,可是孤倒是想问上一句,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满座寂然片刻,跟着便如同约好了一般,不少大臣异口同声齐道:“大王创下不世之伟业,救万民于水火,臣等愿追随大王,共襄盛世,愿大王千秋无期!” 虽则卫畴为人狡诈多疑,又曾有过屠城这等滥杀无辜的恶行,可不得不说,若这天下少了他这个jian雄,还真不知这乱世要多久方能平定,普天下的百姓更是不知要到何时方能过上太平日子。 此时整座铜雀台上已然响起众人的祝颂之声,一遍又一遍。 “愿大王千秋无期!” “愿大王千秋无期!” …… 那齐整嘹亮的呼喊声,如山呼海啸一般,声可震天。 卫畴似是被此时众人的拥戴激起了心底的万丈豪情,示意众人息声之后,大声吩咐道:“来人,去取孤的双刃槊来,孤今日诗性大发,要如当年南征江左时一般,再来个横槊赋诗!” 我看到姨母眼中,一抹忧色闪过,却并未开口阻止,只是低声劝他少饮几杯,替他擦去额上渗出的汗珠。 稍顷,从人便将卫畴那把双刃槊呈到了他面前。 卫畴起身,虽身形有些微晃,却不要人扶。 他步下几道石阶,正待去拿那槊,忽然一个校尉模样的人奔到台下,大声道:“启禀大王,大事不好,世子不知从哪里调集了数万大军,已将邺城四面包围,意图逼宫,扬言要大王及早传位于他。” 第94章 破局 卫珠坐在我边上, 一听那校尉说卫恒反了,顿时紧张地抱住我的手臂, 轻声唤道:“嫂嫂……” 我轻拍了拍她手, “珠儿莫怕,这人定是在胡说!” 卫恒如今是名正言顺的世子, 只要安心静待便是, 实在无须冒险行此逼宫之举。这等拙劣的构陷, 打量卫畴看不出来吗?他纵然此时顽疾缠身,却并不糊涂。 果然就听卫畴笑道:“子恒焉得做此不智之举,待孤亲往视之。” 他说完, 抓起那双刃槊来,便欲骑马亲往城楼一观, 哪知才走了几步,忽然大叫一声, 仰面而倒。 姨母和他近身内侍忙抢上前将他扶起,卫玟和卫章、何彦等人亦从台下奔了过去, 慌乱中,就听何彦喊道:“父王的手怎么黑了?” 我心中一沉,仔细一看,就见卫畴方才那只拿过槊的右手掌心处竟是漆黑如墨, 瞧着极是可怖。 难道是有人敢对卫畴下毒不成? 立刻便有人喊道:“大王遇刺了, 保护大王!” 不等新任的尚书令贾胥发话, 卫章已抢先跳到高处振臂疾呼道:“大王的虎贲卫何在?大王遇刺, 还不速速护送大王及王后回王宫救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