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节 (第2/2页)
出了一条小径来。 每当她路过之时,小径旁边茂密挺直的竹就会轻轻地弯下腰来,摇响碧翠的竹叶。 叶凌早已经忘了,她选择这里本是为了追赶齐仲苒的。 闻着清新的草木香,她心中只剩下一片宁静。 竹海的尽头是一座小屋。 叶凌微微一怔,快步走上前去,推开了门。 门里有一方竹榻,竹榻对面摆着一架古琴,古琴旁的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开着的窗户下是熟悉的书桌,书桌的中间摆着一本薄薄的书,一枚已经发黄的竹叶从书中探出了半边身子。 “这里是?!”叶凌一惊。 这里不就是秦思虞曾经带着她来过的小屋?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了那几幅悬挂着的字画上,画上画着的已经不仅仅是屋外的竹林,还多了一个女子的背影。 四幅画,画尽了屋前的春夏秋冬。 第一幅画画的是一个盛夏,曜日刚刚从天边升起,璀璨的光洒在翠绿的竹海上。 一个长发及腰的红衣女子手持一把长剑,好像正要回头,堪堪露出了一看不清容貌的侧脸。 女子的身影远不如她身后的竹林那般浓墨重彩。 但明明只有寥寥数笔,却是这幅画里唯一的中心。 就像是,就像是这幅画本就只是为了画她。 那些犹豫的笔触,每一笔都像是花尽了作画人的力气。 叶凌不由自主的走上前去,抬起手慢慢抚上了那幅画。 “这个人……” 突如其来的苦涩的滋味瞬间从舌尖蔓延到了心里。 叶凌怔怔地看着那片竹海,耳边仿佛听到一个清朗温柔的声音在唤她。 “凌儿。” 她猛地转过头去。 有那么一刹那,她竟然和那画中的女子重合在了一起。 空空荡荡的房间里,什么人都没有。 竹榻已凉,古琴早也没有人弹起。 屋里死寂得如同那早已冰冷的香炉。 叶凌喉间一酸,一滴泪从眼角落了下来。 她抬起手,擦掉了那滴泪。 她已经很久没有哭过了。 这不是应该属于她的情绪。 她没有哭的理由。 叶凌重新把目光放在了画上,画里的女人,应该也是有人在唤她,她才会回头的吧? 只是不知道她回过头去,能不能看见唤她的那个人。 刚刚那股酸涩的情绪,是不是就是这幅画的记忆? 或许在数万年前,也有人曾经站在这里,在月华如练的时候,抬起手来抚弄着这幅画。 叶凌几乎压制不住心中的酸涩,她努力的把目光移开,不再看那四副画。 走到书桌旁,她翻开了那本看了一半的书。 泛黄的竹叶一瞬间化作了星星点点的光芒,消失了。 而书页上只写着两句话。 “以竹为盟,盼岁岁年年,终是生离死别。” “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但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 叶凌喃喃道:“生在情中,所以不忍死去吗?” 她一摸脸颊,泪水冰凉的如同今夜的月光。 她惊慌的关上书,跌跌撞撞的走出了小屋。 这不是属于她的情绪。 她不应该哭。 她拿出相思剑,无措得在地上狠狠一划。 这一刻,她吞咽下去的苦涩突然在体内轰的燃烧起来,回过神来时,已经是耀日初升。 眼前的竹海在晨光中起伏着,风里传来盛夏的气息。 一个清朗的声音在她身后唤道:“叶凌?” 她回过头去。 秦思虞正注视着她。 这一眼,就是万年。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泪点低,已经写哭了。 那个书页上的两句话,是我看了小窗幽记之后改的,大家也可以看看,原话是“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明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