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节 (第2/3页)
话,也就和她不亲近。 初宁回到自己的‘狗窝’,高高兴兴地换过衣裳,准备吩咐厨房明日做徐砚爱吃的菜色。徐三叔每回出门回来都满脸倦色,而且在海边风吹日晒的,相当辛苦,怎么着也要补回来。 绿裳就站在她跟前听着报菜名,一般不到后宅的哑伯寻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人都熟悉的一个小厮。 “——四顺?!” 绿裳看到跪在小姑娘跟前的人,惊得去揉眼晴,都以为眼花了。 远在京城的四顺怎么会到杭州来了? 初宁也惊得坐不住,站起来紧张地问:“难道是家里有什么不好?” 四顺见自己把人吓着,十分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没有不好,小的是跟着大少爷来的。” 此话又把初宁吓得不轻。 什么叫跟着大少爷来的?! 汐楠简直要被他急死,去拽了他袖子一把:“你不要断句,一连串说完!” 四顺这才把话说全了。 原来是杭州府内遭到倭寇袭击一事从朝堂传回徐家,特别是工部官员首当其冲,但徐砚前不久送回去的家书半个字都没有提,徐老夫人又急又气。 落榜在家继续苦读的徐立轩就自请缨,说要到杭州来看看,顺便来请教落脚杭州的一位大儒,算是游历增长见闻。 徐砚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也曾离家,来过浙江一回,虽然是带回齐圳这个亡命徒,但性子确实比以前有所改变。变得沉稳内敛。 徐家人都说是游历巧遇大儒受点拨,这才收了心性,一切向好。 而朝廷近三十年来进翰林的不泛南方考生,势头隐隐要压北方的举子们,所以徐立轩此行也算是合情合理。 徐家人实在也不放心徐砚,怕一般的家仆前来,带回去的消息也不尽实,再三商议之下就让他跟随到杭州办差的几位钦差一道。 这才有了四顺突然到无名居来的事。 初宁听得一愣一愣的,完全不知道杭州府里闹倭寇的居然影响那么大。 宫里又派钦差来了,徐家也派人来了。 她突然感到头疼。 四顺却欢喜得不行。刚才偷偷打量了一眼宋家姑娘,发现出落得越发|漂亮|精致,跟九天上的神女似的。 他跟了自家少爷那么多年,哪里会看不出少爷心思,少爷心心念念的小姑娘,已长成美人儿。 他当然高兴。 绿裳见姑娘默不作声,大概猜到她心里还膈应任家人的事,可大少爷也是无辜被牵连的。她只能替姑娘不失礼貌地问:“如今大少爷住哪里?” “大少爷还在门房那里喝茶。本想听从三老爷安排的,哪里知道看门的老伯看了名贴后,带我来见姑娘了。姑娘,三老爷呢?” 你的三老爷不在家! 初宁好想就这么回一句。但想到两人千里迢迢地赶来,又是俸的老夫人的命,她也做不到因为讨厌任家人就把徐立轩无情赶到外头去,徐立轩在徐家很照顾她。 而且人家是来看徐三叔的。 她抿抿唇,到底是开口了:“快把你们少爷请进来,徐三叔不在家,说是明儿才会回来。我让哑伯给你们就在外院安排住处,徐三叔也住外院。” 有一道垂花门相隔,她了不得不出院子了。 四顺笑吟吟朝她道谢,汐楠便领着他往外走,请哑伯帮忙安排。 徐立轩就那么在无名居外院住下,就住到徐砚隔壁。 站在摆设精致的厢房里,他问四顺:“初宁怎么和你说的。” 四顺闻言直想偷笑,大少爷一路来,这都问四回了。 “就是宋姑娘直接让安排您住下啊。” 徐立轩再确认过一次,露出轻松的笑容来。 时过两年,当初略带稚嫩的少年已长身立玉,五官俊朗,气质温和。成了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