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明月照故人_第10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节 (第1/2页)

    她慌忙掏出口袋里的手机,查询了创为今早开盘的股价,竟然跌了整整3块!

    身子倏而一软,叶蓝茵坐在了地上。

    “叶斐然的案子还在调查中。”周亦行说,“等事情真相大白了,我会给董事会一个交代。”

    周老爷对这话并不买账。

    他今天过来,手里握着的把柄,可谓是比哪次都要厉害!

    再也没有比叶蓝茵那边出事更能打击周亦行的了。

    “这件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周老爷振振有词,“上次,叶家儿子被媒体曝光的那则新闻,就已经严重损害了集团利益。只不过,集团在事后传出要与硅谷技术团队合作的利好消息,局势才一点点得以扭转。而这一次,矛头再次指向叶家,罪名还是杀人。你觉得你还有什么办法让集团的股市回温?这案子一拖拖上一年半载也是有可能的,难不成你要让公司持续亏损?”

    周亦行的脸色沉底沉了下来。

    叶斐然的事情的确对创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几乎什么都是公开透明的,网民的讨论有时候比新闻稿件还要厉害。

    现在,杀人案的事情被曝光不就,可人们除了关注案件本身以外,更加关注的是身为创为接班人的周亦行在小舅子的这个事件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里面又是否存在恃强凌弱,以权谋私?

    “亦行啊亦行,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周老爷故作一副惋惜的模样,实则心里在笑,“你若是听我一言,娶了与你门当户对的千金,还会有现在的困局吗?说到底,叶蓝茵一家连给周家提鞋都不配!这么多年了,便宜也都占尽了,他们也该是时候回到他们该待的地方!”

    叶蓝茵听着这话,心里的委屈、难过、羞愧……交织在了一起。

    她咬着自己的手腕,怕自己哭出声音来。

    可这哭与不哭,忍与不忍,又有何用?

    她当真是配不上周家,更配不上周亦行,眼前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证明。

    ……

    周老爷凯旋离开。

    等到周亦行折回卧室去看望叶蓝茵时,叶蓝茵也早就悄悄回到了卧室。

    她装作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不知道。

    “还生气?”周亦行走到她的身边,竟然发现她的眼眶有些红,“哭了?”

    叶蓝茵轻轻的摇了摇头,“父亲走了?”

    周亦行“嗯”了一声,“我把和吴律师见面的时间往后推迟了。先陪你吃完午餐。”

    叶蓝茵又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她没再执意要求与周亦行同去,而是以一副顺从的姿态坐在那里。

    周亦行觉得有些奇怪,揽住了她的肩膀,解释说:“我是真的很担心你的身体。很多人都说小产要跟坐月子一样。你才养了半个月,真的不能cao劳。”

    叶蓝茵听着周亦行这番情真意切的关怀之语,心里就跟有把螺丝刀在往她心头拧一样。

    这辈子,她能遇见他,还被他这样爱护,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可他呢?

    遇上她,爱上她,娶了她,却是他所有麻烦的开始。

    结婚三年,她连一个孩子都没能给他留下。

    她这样,也算是个妻子吗?

    “茵茵,一切有我。”周亦行拉着叶蓝茵带着婚戒的那只手,放在唇边轻轻一吻,“你照顾好自己,剩下的,我来做。”

    叶蓝茵闭上眼睛,说不出一个字来。

    随后,周亦行去了书房处理工作。

    叶蓝茵在他走后,下定了一个决心。

    她给董宁打了一通电话。

    ……

    时间转眼过去了将近半个月。

    陆雪杀人案将在一周后,进行第一次开庭审理。

    而在这个十几天的时间,他们每个人都在为救出叶斐然而绞尽脑汁,可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的成效。

    叶华东和杨慧英两位长辈都是日渐消瘦。

    特别是杨慧英,竟是在家中突然昏厥,幸好周亦行派过去的佣人还在叶家,及时把人送到了医院。

    待到杨慧英再次苏醒的时候,眼前正坐着在擦拭眼泪的叶蓝茵。

    “妈,您醒了。”叶蓝茵起身看着她,“您放心,身体没有大碍的。但是您这段时间营养不良,需要好好补补。”

    杨慧英因为叶斐然的事情,哪里吃的下?

    即便叶华东耐心劝说她多少吃些,她吃了也会吐,还不如不吃。

    “茵茵啊,你跟亦行说说,妈想去看看然然。”杨慧英一开口,这声音就染上了哭腔。

    叶蓝茵眉头轻蹙。

    这事杨慧英提过不止一两次了。

    如果能去探望的话,叶蓝茵怎么会不让?但是吴律师多次申请探视,都被驳回。

    理由也是符合法律规定:一是案件情节严重,手段残忍,叶斐然属于重犯;二是这一审马上就要到了,除了警方和律师的合理调查,其他人一概不许探视。

    “妈,亦行已经都让人查到陆雪老家去了。”叶蓝茵说,“咱们就这么一层层的挖,肯定能找出来蛛丝马迹的。您别急,斐然不会有事的。”

    杨慧英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