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页 (第2/2页)
但却连得宠的太监宫女都能欺负她,吃穿用度更是被克扣。李成业也从小尝尽冷暖,被得宠的兄弟们取消欺负,从来换不来父皇一个眼神。 如此长大的他,发誓要将这些欺负过他的人都踩在脚下。 ——若要如此,只有坐上那个最高的位置。 前有名正言顺的太子,后有备受皇帝宠爱的继后之子,李成业知道自己既无人脉也不得皇帝喜欢,丝毫不敢显露野心。 在年纪足够进入朝堂参政后,李成业表面上只埋头做事、所有风光的好差事都不敢沾染,做足了懦弱的姿态;私底下却悄悄发展势力,收买人心,甚至到江南涉足盐事,攒下了人脉和钱财。 然而,李成业深知,皇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皇位传给他,所以,他唯一能走的一条路——就是逼宫。 想要逼宫,空有财远远不够,还要有兵马。 他盯上了顾翊这个被皇帝害死父兄、屡立战功却几乎得不到应有奖赏的将军,暗中派人试探。 谁知他发现,顾翊虽然举步维艰,却依然有着牢固的忠君思想,不肯结党营私。 李成业的试探被挡了回来,却并不肯罢休:顾翊实在是一员军法得道、善于指挥的干将,又手握重兵。他舍不得放弃,竟想出了一个极为阴损的点子—— 他使人在顾翊母亲、嫂子和侄子出行的时候劫持了他们;另一方面又让人去鼓动皇帝,说是顾翊有了反心,劫持是他派人做的假象,实则他这三个亲眷是被偷偷带走保护起来。 李成业运用人脉传播这个流言,同时让自己收买的御史不断上书,还炮制了一些若有似无的“证据”。 三人成虎。皇帝本来就多疑,在李成业的推动下成功地怀疑上了顾翊,下旨问罪,并急召他回京自辩。 顾翊痛失亲眷本来就悲痛欲绝,皇帝又来了这么一出,他终于忍无可忍。 加上李成业再适时一鼓动,他果然接了李成业递来的橄榄枝,按照对方的安排起事逼宫。 在顾翊的帮助下,再加上李成业其他安排,皇帝被逼着退位,传位给了李成业。老皇帝被尊为太上皇,实则被软禁起来。 顾翊有拥立新君之功,本以为自己终于苦尽甘来。失去所有亲人的他决意以身许国、守卫边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李成业做贼心虚,生怕这么一员深受将士拥戴的猛将发现家人被掳的真相。在坐拥天下之后,他以给顾翊封官加爵的名义把人召入宫中,然后强行给这位一心为国的大将军安了个“调戏宫妃”的罪名把人杀了。 而顾翊的母亲、嫂子,还有年仅七岁的小侄子,也在同一天被这位新帝斩草除根。 整个剧情看下来,夏翊被恶心得够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