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节 (第2/3页)
先来采访这名家属的记者,是个很年轻的小姑娘,看上去也就二十多岁的模样,脸上白白嫩嫩的,只鼻翼两侧晒出了小雀斑,满满的胶原蛋白,眼睛很大,很有灵气。 而另外一个跟着这小姑娘的,是节目组的摄影,因常年日晒,而晒出的小麦色看上去很健康,同样是很年轻气盛的精神状态。 其中那个小姑娘上车后期期艾艾对蒋妤说:“蒋主播,您好,我叫陶蓁蓁,是节目组的一名记者。” 和陶蓁蓁一起的一名摄影接着说:“我叫景至,是节目组的一名摄影。” 蒋妤原本低头在看诊断报告,此刻抬起头来,“我知道,今天辛苦你们了。”随后又问:“有笔吗?” 陶蓁蓁和景至都楞了片刻,而后反应过来,忙低头翻自己的包,将笔递给她,“有有有!” 蒋妤接过,“谢谢。” 揭开笔盖,在诊断报告书上唰唰写了几行字,然后将笔连同诊断报告书递给陶蓁蓁,说:“你们明天去采访心理研究所的赵教授,他在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也颇有建树,上面是他的手机号码,采访的问题晚上确定好了发邮件给我,我确定之后会给你们回复。” 陶蓁蓁疑惑不解,“赵教授?” “赵前川教授。” “赵前川?!”两人异口同声,震惊失色。 赵前川的名字如雷贯耳,是国内在《心理学》杂志刊登个人文献第一人,对于心理学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含义。星光电视台一档人物访谈的栏目曾经对赵前川教授做过一期专访,节目中赵教授不卑不亢,名望与学识,谈吐与涵养令人折服。 那档节目的制作,是制片人亲自登门,几次找赵前川教授,这才得到了一次访谈的机会,让他们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小摄影去采访? 陶蓁蓁迟疑接过,指了指自己和景至,“赵……赵教授?交给……我们吗?” 蒋妤反问,“有什么问题吗?” 陶蓁蓁与景至这两个小年轻脸上一脸为难,“赵前川教授他……他会接受我们的采访吗?” “如果他不见你们,你们就报我的名字,说是我让你们去的。他认识我,会给我一个面子。” “可是,我觉得……我们经验不够,刚才的采访差点就被我们两给……” 蒋妤夸奖道:“刚才的采访很不错,很好。” 陶蓁蓁与景至相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底的不可置信,“很好?真的吗!” 蒋妤点头,“在采访对象情绪失控,可能有伤亡的情况下,景至能不忘本职稳住摄像机,继续拍摄,很难得。而你,虽然胆子小了点,但是女孩子嘛,我能谅解,以后把胆子练大一些,慢慢来,好好干,等这个节目结束,我帮你们申请编制。” 电视台作为媒体行业,聘用员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事业编制,还有一种是台聘,电视台那个深不可测的地方,关系网错综复杂,不少人靠着人脉关系在台里横行霸道,没有背景的譬如陶蓁蓁景至,辗转几个节目,还不能得到电视台的认可,至今仍然是一名实习生,无法成为在编员工。 陶蓁蓁激动得脸色通红,能成为电视台的正式员工,摆脱实习生的身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以致于这些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谢谢蒋妤姐,我们一定好好努力!” 蒋妤看两人脸上流露的兴奋与激动,不由得笑了笑。 拿到节目组名单时,蒋妤便将节目组所有人背景查的一清二楚,陶蓁蓁与景至两人她也曾密切观察过,经验虽然不足,但富有热情,敢做敢闯敢担当,相对于节目组其他人,两人虽然没有编制,但属佼佼者之流,可塑性极强,否则,她也不会破例让两个实习生采访死者家属。 采访车车门被拉开,陈轲拿着摄像机站在车外,一脚踏车上,挑眉,对蒋妤笑得很傲气,“师姐,都拍好了。” 蒋妤瞥了他一眼,很不喜他这幅吊儿郎当的姿态,“脚。” 陈轲耸肩,上车将摄像机放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