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节 (第1/3页)
王世虎越想越难过,吃梨的动作都有些慢了。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激动地又拍了一下大腿:“我有个好主意,——我可以跟你同窗呀,我也到李先生那儿好不好?” 张小北惊诧地看着王世虎,王世虎越想越觉得可行:“反正我在哪儿念书都一样,花莲村离我家也不算远,我在刘先生那儿呆得很不开心,特别是那儿还有高明礼,我一看到他,饭都吃不香。” 张小北想了想说道:“李先生以前从来没收过学生,他本来也不太想收我的,但我跟娘再三上门拜访,他最后才答应试试,我不知道他还收不收人。” 王世虎眨巴着眼睛,可怜兮兮地说道:“到时候你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李先生肯定会答应的,我保证以后上课不睡觉,也不吃东西了。” 张小北想起王世虎的秉性,忍俊不禁:“替你说情是没问题的,可是你还得你爹娘同意呀。” 这下,说到关键处了。 王世虎顿时冷静下来,他想了想,最后下定决心道:“没事,我回家就跟他们说。” 两人不知不觉地把梨也啃完了,话也没少说,胡氏看看天色将晚,不得不提醒道:“世虎,,你家还有多远?就你一个人,你得趁天黑前回家,省得你爹娘担心。” 王世虎抬头望望天边的太阳,确实,太阳都快要落山了,他得赶紧回家了。他十分不舍地跟张小北道别:“小北,我回去就跟爹娘说,你到时记得跟我替我说情。” 张小北道:“你先回去问问你爹娘,我再找机会问问刘先生。”两人依依惜别。 王世虎一窜一蹦地往家跑去。 张小北也跟着胡氏重新上路。 胡氏笑道:“这个王世虎挺有意思的。” 张小北也笑:“是啊,是挺好玩的,人也不错。” 被王世虎这一耽搁,他们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经过村口时,张小草和张小枝正在那儿等着,一见两人回来,连忙迎上来问事情怎样了。 胡氏满面喜悦地说道:“成了,李先生答应收咱们小北了。” 两姐妹一齐欢呼:“太好了,太好了。” 这时候,路上也有下地回来的村民,听到母女三人的笑声,便好奇地问道:“小草娘,你家有啥喜事这么高兴?” 胡氏开了句玩笑:“是有喜事,路上捡了个大元宝。” 那人佯作不满地道:“哟,你还想瞒着呢,你以为俺们不知道,不就是你家小北也要去学堂念书了吗?啧啧,你们两口子也真有能耐。” 他们谁都以为这张家张小宝一去念书,张小北铁定是没戏了,谁知道人家两口子硬是靠自己也把儿子送去学堂了。 胡氏先是一惊,接着又了然,在村子里,谁家也别想有啥秘密,一有点啥事,立马就传得全村都是,小北念书的事,估计是大房传出来的。 胡氏猜对了,他们家的事的确是江氏传出去的。 江氏起初是一个邻居发牢sao说,三房一家不天天高地厚,也妄想送孩子去读书,他们这是做梦呢,因为她,张小北的事很快全村都知道了。 村民们对此反应不一,有的等着看胡氏和张耀祖的笑话,暗地时说起此事时,都是满满地讽刺。有的只是纯粹看热闹,有的是无关痛痒的议论几句。 今晚一过,张小北家的事又有了新的版本。 那些看笑话的没看成,多少有些沮丧。但很快他们又从江氏那儿得到了安慰,江氏说道:“就算是能上学又咋地,学堂跟学堂可不一样,先生跟先生也不一样,像我们小宝的刘先生那才是正正经经的读书人,那个啥姓李的,谁知道是哪门子的先生,他要真有那能耐,咋不像刘先生那样开馆收学生呢,说到底还不是本事不够心虚。” 众人一听也觉得此话有理。张老三两口子这简直是病急乱投医,想让儿子念书发了疯,就乱拜先生。 这话辗转传到胡氏耳朵里,她恨得咬牙切齿的,便对张小北说道:“小北呀,你以后一定要争气,好好念书,给爹娘争脸,也给李先生争争脸,叫这些人瞧瞧李先生是不是真有本事!” 张小北重重地点头。事情至此,张小北越来越能体会农村社会的复杂性,那些无中生有的牵连,无所不在的攀比、妒忌,你好好地做自己的事也有人看不惯,种种事情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张小北拜师成功的事着实让家人高兴了两天,但高兴过后,他们又开始忙起来了。中秋节过后,便是忙碌的秋收。地里的高粱、豆子、芝麻都要收割,这几天生意自然是做不成了,全家老小一齐上阵抢收庄稼。张小草和张小枝也下地帮着干活,家里只剩下张小花和张小北两个闲人,但他们也不能全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