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一百零八章 顺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顺利 (第2/3页)

将他们所关心的家人放到一个远离大宋的安全地带,可以让他们更加没有顾虑的为张宝卖命。

    而除了已经明确是张家“余孽”的那部分人外,被大宋编入厢军的那些百姓,则是这次移民计划的主力。大宋厢军人数鼎盛时达到百万之众,而这一百万人的共同特点,便是没有土地。朝廷平日虽会分派一些工作给厢军,但这工作永远是供小于求,干活就能混个温饱,不干活就有可能饿肚子,在这种生存环境下,偷鸡摸狗,恃强凌弱的事情常有发生。

    也因为厢军不好管理,大多数人将厢军主管视为苦差,对于厢军内部的情况,也没人愿意去多了解,只要厢军不出乱子,他们就庆幸神佛保佑。

    大宋朝廷视厢军是累赘,而在张宝的眼里,这些厢军就是自己大业的基础。仓禀实方能知礼仪,人受周遭的环境影响,首先要考虑的是自身的生存问题,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工夫去考虑什么道德礼仪。只有让人吃饱了饭,不需要为个人生存问题担忧,才会开始考虑是做个好人还是做个坏人这个问题。

    张宝早先已经开始准备,沿海的多个厢军驻地此时基本都是张家一家说了算。而这些厢军的人数加在一起,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这次移民耽罗岛的目标是十万,而下一次的移民,将会在张宝已经拿下高丽以后才会再次开始,而这期间至少也需要五年的等待。

    二十万的备选人数,让张宝可以从容布置,既可以满足此次移民的需求,也不会因为厢军人数的减少而引起朝廷的注意。先前已经提到了厢军之所以不好管理,最大的原因便是朝廷提供的工作机会远远不能满足厢军内部的需求,而张宝的此次移民,不过是将那些没机会得到工作的百姓移走,却并不会因此耽误了朝廷分派的任务,既然任务可以准时完成,对于厢军内部出现的问题,朝廷又怎么会去在意。即便有人在意,张宝也早就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这眼瞅着年关又要到了,离家多日的张宝也只得动身准备返回汴梁。移民的事情,张宝也只能交给蒋敬、李俊等人来负责,好在计划早已制定,蒋敬等人只需按部就班即可,只要他们那里别出什么纰漏,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在返回汴梁的人员里,除了张宝,高宠等家在汴梁的人外,还有一个人便是刘慧娘。张宝本想让刘慧娘随着陈老汉一家搬去耽罗岛,不想这丫头片子是个人精,坚持要跟张宝回汴梁,说什么自己虽是个弱女子,但也不想吃闲饭。卖力气的事情她做不来,但动动脑子的事她还能试试。

    张宝不想打击人家一个小姑娘的积极性,而且身边有个养眼的小姑娘跟着,也的确不错,便答应带着刘慧娘回汴梁,正好张家的买卖里有适合女子负责主持的生意,先把刘慧娘交给郑秀秀带上一段时间,先看看再说。

    为了让刘慧娘尽快熟悉日后的工作内容,张宝这一路上只要一有空闲的就会跟刘慧娘聊天,多是告诉刘慧娘有关张家买卖的内容。而刘慧娘也不愧是个智情双高的主,不仅一听就懂,一点就透,更能举一反三,由一开始的倾听变成后来的讨论。

    做老师的,当然还是希望教授的弟子能够聪明一些,张宝也不例外。不过他这里跟刘慧娘相谈甚欢,跟他一同返回汴梁的高宠等人自然而然也就被冷落在了一旁。高宠天生神力,要不然也耍不动家传的錾金虎头枪。张宝暂时没空陪他,他便自己去找乐子。可他这么一自由,张宝等人这一路经过的强人便遭了秧。没人抵得过高宠手里的枪,而高宠找那些强人的麻烦也只是为了解闷,他既没有杀人,也没有把那些强人送官,只是揍了一顿便扬长而去继续赶路,那些挨了揍的强人的心里会有多郁闷也就可想而知。久而久之,高宠在江湖上也有了一个绰号,人称高太岁,谁碰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