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苏州朱家 (第2/3页)
还在忍耐,但这忍耐已经接近极限,稍有一点火星,就有可能引燃百姓隐忍已久的积怨,造成一场民变。 张家这几年一直在经营大宋江南,投入颇多。一旦出现民变,那这几年的投入也就打了水漂。张家的海外贸易如今虽然已经逐渐走上正轨,但距离真正的盈利却还需要一段时间,再加上张宝在耽罗岛、二龙山、四明山的投入,此时的张家并没有太多的余钱在江南进行二次投资。 要对付朱勔,就要先想办法解决朱家的数千私兵。张宝这回南下只带了五百禁军,虽有尚方宝剑可以保证这些禁军对张宝命令的服从,但五百对三千,这胜负还是有点悬。徐宁的武艺虽令人放心,可张宝不想冒险,而且若是不能将朱勔一伙一次性解决,都会给苏州治安带来不小的隐患。作为朱家的老巢,张宝不相信朱勔没有在苏州留下保命的后手。 为了稳妥,张宝找到了江宁府留守江守道,希望通过江守道暗中联系驻扎在江宁府的建康军,得到建康军的支持,那样至少在人数上可以占据一个优势。不是张宝瞧不起大宋的人马,实在是大宋的人马自己不争气,整个大宋恐怕也就只有猪手西北的大宋西军还保持着点军人的做派,至于其他地方的人马,四个字来形容便是不值一提。拱卫京畿的禁军大多数都成了杂耍班子,就跟后世拥有谜之自信的阿三一样,原本应该严肃威武的军演变成了快乐的杂耍表演。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张宝只看过一回禁军的演武便再也没兴趣了。而大宋的军队素质随着不断往南那也是不断下降。想想也是,北方有强邻,少不了要与人以命相搏,可大宋的江南是大宋的钱袋子,经济发达,人们不必像北方那样为了生存而搏命,只要找点事做就能养活自己。 只是军人想要赚钱的唯一途径就是立功,没有功劳谁又给赏?张宝原本就对建康军没抱多大的希望,但等亲眼“检阅”了江留守口中的健卒以后,张宝对大宋南方人马的战斗力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这哪是什么军队,跟叫花子也差不了多少! “不错,不错,还请黄指挥使为本官挑选五百人听用,等事了之后再归还。”张宝强忍着没有当场发飙,对建康军的指挥使道。 “大人放心,末将一定挑最好的。” “嗯,还请有劳黄指挥使了。” …… “大人,只要五百人够用吗?”在回城的时候,江守道问张宝道。朱家在苏州拥有私兵并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没人会不识趣的去告朱勔这个官家面前的红人的黑状。作为江宁府留守,江守道对于朱家的情况自然也比一般人要了解的多一些。 “不够。” “那大人方才为何只要五百人?”江守道闻言急道。 张宝当然不会告诉江守道若不是为了掩人耳目,他连这五百人都不想要。要建康军五百人,那是为了给自己之后调来的兵马做掩护,看到建康军的现状以后,张宝已经对江南其他地方驻扎的人马不抱希望,想要对付朱家的私兵,还是要靠自己人。 回到江宁府以后,张宝一面命人送信去四明山栾廷玉、庞万春那里调人,一面对外宣布偶感风寒需要在江宁府逗留一段日子拖延时间。而实际上张宝并没有闲着,对于官府的办事效率已经感到绝望的张宝索性就不再依靠官府,直接动用张家的情报网办公,大量决定通过张家的情报网分散出去,矛头纷纷指向苏州。 而此时的苏州朱家,家主朱勔正在怒声痛骂自己的二儿子朱汝功。朱勔一共两个儿子,长子朱汝贤性情与朱勔相似,眼光准,做事稳,平日里负责朱家的大多数买卖。而次子朱汝功就让朱勔头疼不已了,这小子仿佛是上辈子跟朱勔有仇,这辈子特意来找朱勔讨债的,经常把朱勔给气得咯喽咯喽,恨不得一巴掌把这个混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