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二百三十五章 无欲则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无欲则刚 (第2/3页)

过虽然贪玩,实现祖先夙愿的心气赵佶还是有的。收复幽云是太祖时就立下的国家目标,只是直到如今还没实现。眼下占据幽云的辽国终于摊上大事了,朝廷收复幽云也就有了指望。可想要收复幽云,钱财是必不可少。而赵佶先前为了玩乐挥霍无度,国库早已空虚,若不是有“理财高手”蔡京,朝廷搞不好已经宣布破产,压根就没有余钱支持将来收复幽云的战事需要。

    光有志气没有实力,那只是痴心妄想。大宋一直对收复幽云念念不忘,一是收复了幽云,也就意味着重获北方屏障,中原也就安稳了。二则是收复幽云是大宋各代君主都希望完成的目标,若是能在赵佶手中实现,那在史书上就会留下浓重的一笔,这种青史留名的好事,谁不想沾?

    粮草筹备,兵员训练,战后安置没有一样是能够离开钱财支持的。朝廷如今缺钱,根本就无力发动对外战争,而加收赋税则是饮鸩止渴,国内百姓的负担本就繁重,若是再加重赋税,搞不好还没等朝廷发起收复幽云的战争,国内反而会先爆发矛盾,逼得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

    通过张宝的介绍,赵佶对外界的消息也不是太闭塞,至少他知道河北田虎、淮西王庆以及江南方腊这三股势力不服管束,想要跟朝廷分庭抗礼。不是他不想出兵征讨这些“叛逆”,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本他还指望拱卫京师的禁军能堪大用,结果却令人沮丧,除了西军,其他地方官军自保尚且不足,就更别说出兵清剿叛逆了。

    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防备西夏的西军是不能调动的。而在大宋境内,还有些盼头的也就只剩下张宝的梁山人马。赵佶本想先跟张宝把关系搞好了,到时再“请”他帮忙,结果却被一帮多事的人给坏事了。

    张宝的亲笔书信,给赵佶吃了一颗定心丸,至少张宝对待他赵佶的态度并未变。至于说动张宝率领梁山人马为朝廷清剿叛逆一事,那就只能以后再提了,免得再生误会。

    陈宗善与黄经臣此次前往梁山,任务仅仅只是缓和朝廷与张家的“紧张关系”。当二人带着队伍抵达梁山水泊边的时候,却被聚集在水泊边的一处景象给吸引。与朝中的高俅、童贯之流相比,陈宗善算是一个好官。而自进入梁山地界后,陈宗善就明显感到梁山周边的民风与别处不同,此时见到水泊边聚集了千百号人,陈宗善不禁觉得好奇。

    这些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可以说是什么身份的都有,而在梁山兵卒的维持秩序下,这些人也老实本分的排成了几条长龙。

    “这是在做什么?”陈宗善纳闷的问道。一旁的黄经臣闻言笑道:“陈大人,这事你还真问对人了。”

    “嗯?难道黄中官知道?”

    “呵呵知道。这梁山有一回天营,职责是负责救治伤兵,而平时嘛,每月逢初一十五,便会在这水泊边进行义诊,穷苦人赠药,家中富裕的也只收药材钱,所以每到初一十五,这附近的人都会赶来求诊。”黄经臣笑着对陈宗善介绍道。

    “这张宝是在收买人心?”陈宗善皱眉说道。而黄经臣闻言也是皱起了眉头,语带不快的提醒陈宗善道:“陈大人慎言,这里并非汴梁,此地百姓多受过梁山的好处,对梁山也是颇多好感,你方才说张宝举办义诊是别有用心,这话要是让当地人听去,你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莫要到时连累了我等。”

    “黄中官,身为朝廷命官,自当为朝廷效命”

    “陈大人,莫要忘了你我此行的目的。你虽是正使,但若是坏了朝廷与张家和解的可能,恐怕你回去也无法向官家交代。”黄经臣见状沉声警告陈宗善道。

    陈宗善本准备慷慨陈词一番,不想被黄经臣这么一提醒,顿时想起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的确就如黄经臣所言,若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