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二百三十九章 命里该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 命里该着 (第2/3页)

就拉稀了。

    捡柿子要挑软得捏的道理,是人都应该懂。更何况高俅是此次朝廷大军的主帅,只要打败了他,其余三路人马便会不占自退,有这么些好处摆着,宋江、陈希真等人自然是逮着高俅猛揍。

    想想当初率军出征时的场景,高俅不禁有些后悔。太过高调了,以至于现在不好收场。抬棺出征,说出去感人,可要是事后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了回来,恐怕好不容易才竖立起来的忠君爱国形象也要跟着轰然倒塌。

    高俅不是张宝,对于权势做不到不屑一顾的那种潇洒,自随着赵佶登基平步青云以来,为了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高球已经得罪了太多人,一旦他失势,过去那些与自己称兄道弟的人恐怕立马就会落井下石,要让自己万劫不复。

    输不起!高俅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想要保住自己的权势,唯一的办法便是解决盐山宋江一伙。可理想与现实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实往往不会依照自己所设想的剧本发展。

    按照高俅一开始所设想的剧本,他率领大军一到,盐山贼寇或是望风而逃,或是率众来降,自己轻轻松松便解决贼寇,在官家已经同僚面前露一次脸。可没想到这些盐山贼寇冥顽不灵,竟然据险而守,准备顽抗到底。

    强攻损失太大,这样即便胜了也是惨胜,显不出自家的本事。可若是不强攻,也就只能整日忍受盐山贼寇的袭扰,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损兵折将,辛从忠、邓宗弼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死几个卖命的“好狗”并不会叫高俅感到心疼,可战事一直这么僵持着也不是长久之计,时间拖得越久,自己在官家心目中的评价恐怕就会越低。作为当今官家的心腹,高俅深切明白失去了官家的看重,就意味着自己将失去一切。

    高俅出兵的目的到此时已经产生了变化,过去是公报私仇,借清剿贼寇一报自家兄弟被贼寇羞辱之仇,而现在,则是要想办法速战速决,保证当今官家对自己重视。

    身为一军主将,最忌心浮气躁。高俅并非将才,对于这些忌讳自是不清楚,但作为他的对手,陈希真、云天彪皆是平日熟读兵书之人,通过这几日官兵攻山的强度,便推测出了此时高俅想要速战速决的心态。

    二人联名向宋江建议夜袭高俅营寨。宋江虽与高俅一样对军事并不擅长,但他却相信陈希真与云天彪的判断。当高俅正在自己的营帐内盘算明日如何强攻的时候,陈希真、云天彪、秦明已经各率一队人马悄悄接近了高俅所在的营寨。

    连日强攻,早已让朝廷人马困乏不堪,即便是负责巡夜的兵丁,也多是寻了一个僻静处偷懒去了。直到盐山人马分三个方向杀进了高俅的大营,营中的朝廷人马才惊醒过来。可是为时已晚,已经失了先手,纵是陶震霆、张应雷、胡春、程子明竭力组织人手抵抗,可人心已,短时间内压根就阻止不起有效的抵抗。

    眼见事不可为,私人只得带着身边的残兵败将护着惊慌失措的高俅脱离战场,等待之后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可想要逃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盐山宋江等人冒险一搏,不赚足了本钱岂肯善罢甘休,一见高俅要跑,陈希真、云天彪、秦明当即便带人去追。

    高俅一见盐山贼寇穷追不舍,不由也是惊得三魂出窍两魂半,再也顾不得矜持,仗着胯下所骑的马好,一骑绝尘,转眼就将身边护卫的张应雷等人给甩在了身后。而看到高俅如此“有义气”的举动,张应雷等人也是一愣,想要拦住高俅告诉他跑错了方向,可人影都快瞧不见了,还是各人顾各人吧,高太尉吉人自有天相,会化险为夷的。

    高俅是慌不择路,一阵纵马狂奔之后见身后无有了追兵,这才减速缓行,可没想到还没等他那颗悬到嗓子眼的心落回原处,胯下马忽然一阵嘶鸣往前一栽,把高俅给甩了出去。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