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陪着官家去青楼 (第3/3页)
,就听赵佶又道:“高卿,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莫不是还想要抵赖?” “微臣不敢,还请官家恕罪。”高俅一听这话不敢再狡辩,赶忙向赵佶请罪道。 “哼!高卿,此次念你初犯,便饶你一回,可若再有下次,就莫怪朕不念旧情了。” “是是是,微臣多谢官家宽宏大量。只是官家,对于招安一事,官家可有决断?”高俅赶忙认错,虽然现在他还没想明白到底哪里惹恼了赵佶,但先认错总是没错的。 “……你方才也说此事兹事体大,不宜轻言决定。还是留在朝堂上由群臣讨论过后再决定不迟。你怕什么,你事先不是已经联络了多位朝中重臣商量过此事了嘛。” 听到这话,高俅才意识到自己的新幕僚吴用给自己出了个馊主意。诚然,事先跟亲近自己的朝臣通个气,取得他们的支持很重要,但这种私底下与朝中重臣见面商量事情的举动,往往也是被大多数君王所忌讳的。 心里暗叫侥幸的高俅当即打消了原先想要将盐山人马收归已用的念头,当赵佶询问若是招安盐山宋江一伙后要如何安置这一问题时,高俅毫不犹豫的答道:“自是听从官家吩咐。” “……小宝,出来吧。”但高俅的这一回答却并没让赵佶满意,皱眉看了看高俅,赵佶扭头冲屏风后说道。 见到了张宝,高俅心里暗惊,更没想到当今官家竟然如此信任张宝,竟然在召见自己时都让人躲在屏风后偷听。 “小宝,方才朕与高卿的话你也听到了,对于如何处置宋江一伙,你可有什么意见?”赵佶没去关心高俅的惊恐,开口问张宝道。 “官家,这要看您心里是如何打算的?若是想要留宋江一伙性命,那就将其编练成军,为国效力。若是不想留这伙人性命,那也可以借刀杀人,分化瓦解,到最后一杯毒酒便可彻底解决。” “你倒是说说其中的不同。”赵佶看了高俅一眼,又对张宝道。 “是,官家。首先说第一种安排,官家若是想要留下宋江一伙为朝廷效力,那就好好对待,按照禁军待遇对待也就是了。宋江一伙既有报效朝廷之心,在感受到朝廷的诚意以后,自会一心效命。若是官家不打算留宋江这伙朝廷隐患,那也可以借大宋各地的乱匪之手削弱其实力,待到其不足为虑的时候,是杀是留也就全凭官家心意。当然不管是哪一种选择,对宋江一伙的分而治之都是必须得。” “……小宝,我大宋真有许多图谋不轨之人?” “河北田虎,淮西王庆以及江南方腊,这三股势力可说是大宋境内最大的反朝廷势力。其中尤以江南方腊最为危险,田虎次之,王庆最小。” “为什么?” “官家,江南方腊,那方腊借摩尼教哄骗穷苦人入教,蛊惑人心,再加上花石纲一事让江南百姓对朝廷多有怨言,一旦方腊起事,势必会造成江南动荡。” “那又怎样?惹急了朕调西军去平叛。” “……官家,江南多年未有战事,即便方腊造反,只要西军一到,方腊肯定不是对手。但官家莫忘了,朝廷的钱袋子,可就指着南方。一旦方腊作乱,势必会造成江南动荡,进而影响到朝廷的收入。” 张宝不用说了,因为赵佶已经明白了。按照张宝的说法,江南方腊的确会影响到朝廷的财政,进而影响到朝廷的许多重大举措。 “小宝,看你对江南方腊如此了解,可否借你之手为朝廷除掉这方腊?” “……官家,微臣方才已经说了,那方腊借摩尼教欺骗江南百姓,他自任教主,麾下更有多人跟随,即便真的有机会除掉他,他的后继者同样会出现,所以死一个方腊并不起什么作用。”张宝闻言摇头道。 “那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又是怎么回事?”赵佶又好奇的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