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笼络人心 (第2/3页)
独立指挥权可是官家亲口答应的条件。” “可这样一来,很容易引来朝臣的攻讦。”黄经臣担心的说道。 “哼,我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人捣鬼!”张宝冷哼一声,又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梁山军拥有独立指挥权,那些狗屁不懂的嘴炮少他娘的瞎指挥。” 张宝态度强硬,而黄经臣又不敢在张宝的地盘上“撒野”,在确认了张宝打算抗旨的态度以后,便起身告辞。张宝也不怕黄经臣回去以后在官家面前告自己的黑状,梁山军对朝廷的依赖几乎没有,无论是兵械还是后勤,梁山军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朝廷就算是想要“拿捏”一下梁山军,也是无处下手。 至于官家的态度,张宝更是不怕。手里有兵,心里不慌,眼下是赵佶在求着张宝办事,张宝完全没必要表现的太软弱。没听说求人办事还态度趾高气昂的,那不是求人办事,那是找抽。 张宝已经给出了解决的方案,被朝廷招安的宋江,朝廷新组建的皇卫军,有了这两支人马,要说朝廷缺少平叛人马并不可信,无非就是朝廷有人想要借平叛之机削弱梁山军,来个搂草打兔子。 可惜张宝不是兔子,没那么蠢,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为由断然拒绝了朝廷的这个决定。梁山军不是接受朝廷招安的宋江一伙,也不是由朝廷组建的皇卫军,朝廷的圣旨在梁山军这里并不好使。 不过黄经臣在张宝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却不代表在童贯的西军那里也同样会碰壁。童贯可不敢像张宝那样恣意妄为,没办法,谁让他童贯端的碗是大宋的呢。在接了朝廷的圣旨以后,哪怕是会影响到西军接下来对西夏的战事,他也只能忍痛抽调出一部分西军交给黄经臣带回汴梁听候朝廷差遣。 童贯的郁闷,张宝是不在意的。他自个眼下一大摊子事要管,哪有闲工夫去cao心别人。若是只为了完成阻拦辽国介入宋夏之战,张宝完全可以只以流寇的身份在西京道四处点火,只要搅得西京道鸡犬不宁,辽国自然也就没“闲心”去管西夏的死活。可张宝并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流寇。表面上他是大宋的雇佣军,但实际上张宝却是想要借此机会在辽国西京道建立属于自家的一块“根据地”,为将来收复幽云提前准备好内应。 想要在西京道站稳跟脚,强大的武力保障是必须的,而除此之外,更要做的一件事便是争取当地百姓的支持。没有百姓的支持,再强大的武力也只是无根漂萍,随水而走。而想要争取到百姓的支持,光喊口号那是远远不够,实际的利益,才是笼络人心的正道。 拿下了武州以后,辽人自是被单独关押起来,用以将来与辽国谈判的筹码,而对于城中的汉人,张宝自是也要区别对待。对于那些趁着城破打砸烧抢的人,无论辽汉,一律当众处死,以儆效尤。而对于那些“安分守己”的汉人,张宝则是以分发土地作为主要的拉拢手段。 幽云之地胡汉杂居百余年,辽人虽只是少数派,但由于其统治地位,辽人在幽云之地占据了大量财富,其中土地则是重中之重。汉人虽多,但属于他们的土地却极少,多是辽人的佃户帮工,能拥有一小块自家的土地,便已经算是汉人当中的佼佼者了。 此时武州被张宝攻破,原本属于辽人的土地也就成了张宝的战利品。张宝用这些带不走的土地作为拉拢当地汉人的手段,倒也不失为一记妙招。汉人属于农耕民族,与四海为家的游牧民族大不相同,对于土地的眷念,更是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一个能够在满是石头的岛上种出西瓜,能够在炎热少雨的沙漠里种出庄稼,能够在严寒无比的南极建起蔬菜大棚的民族,举世无双。 土地,是大多数汉人难以割舍的情怀。通过发放田地的举动,张宝的梁山军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武州城内大多数百姓的支持。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