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平叛 (第3/3页)
被广为人知,王庆、田虎等人也将张宝的武胜军视为了自己的头号大敌。此时武胜军直奔王庆的淮西而来,除了王庆内心发慌外,同为叛逆的田虎也不由生出兔死狐悲之感,但有心出兵相助,却又不得不先应付童贯所率西军的大举进犯,只得书信王庆,承诺待他解决了童贯以后,必会亲率大军助王庆一臂之力。 不过王庆对于田虎的承诺却是一个字都不信!话得漂亮,可实际上还不是在坐山观虎斗,王庆相信在自己与朝廷官军拼个两败俱伤以前,田虎所承诺的大军肯定见不到踪影。当然王庆也并未因此就怪田虎见死不救,两家本就互不统属,甚至可以说是竞争对手。即便对调位置,王庆也不会过早插手朝廷官军与田虎的战事,此时田虎说“无暇他顾”,王庆自是不会去挑田虎的理。 河北田虎指望不上,剩下能够指望的天然盟友也就只剩下江南方腊那一支,但奉命前往江南商议两家结盟的刘敏却并没有为王庆带回好消息。只因方腊一方的“要价”太高,必须要王庆向其称臣,才肯发兵前来。 这种趁火打劫的条件,别说王庆,就是他手下的那些谋臣武将,也没有一个愿意答应的。此时的淮西军还并未穷途末路,寻找盟友的目的也无非是想要多增添一些信心,方腊所提的称臣要求此时并不合时宜,淮西军自是不会答应。 大宋三大寇各自为战,这也就给了朝廷逐个击破的机会。而武胜军的参战只是开始,王庆只不过比较倒霉,首当其冲而已。 官家赵佶早先接受张宝建议所组建的皇卫军并不弱,关胜、杨志、呼延灼、张清等人皆可称之为良将,尤其是关胜,更是梁山五虎之一。但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关胜虽勇,可王庆的淮西军同样也是藏龙卧虎,王焕能够率领皇卫军与淮西军斗得旗鼓相当,其实已属难得,但朝廷却不这么认为,以战而无功为由质疑皇卫军的作战能力,甚至有人向官家谏言要治皇卫军众将的罪,好在张宝知道以后劝阻了官家,要不然此时张宝就要孤军奋战。 皇卫军上下也知自己这回能逃脱罪责是得益于张宝在官家面前说了公道话,除了杨志没给张宝好脸外,其余人面对张宝的到来,还是保持了面子上的过得去。当然,也不能完全怪杨志无礼,谁让杨再兴在张宝的身边呢。 当年杨再兴随父不远千里投奔本家,结果却因为路上丢失了证明身份的信物而被杨家拒之门外。万幸得到张宝的收留,杨再兴父子才没有沦落街头。对于杨家的“无情”,杨再兴自是“怀恨在心”。而杨家虽已是家道中落,但依旧看重自家的颜面,张宝收留杨再兴父子的举动自然就引起了杨家的不满,只不过那时杨家已经大不如前,对于张宝的举动除了发几句牢sao,也只能听之任之。 若是杨再兴没出息,杨家对张宝的意见也不会很大,可张宝不仅与杨再兴结拜为兄弟,更引荐杨再兴拜武学大师周侗为师,这种举动在杨家看来无异于是张宝在当众扫杨家的面子。一个杨家不愿承认的旁支子弟,所享受的待遇却要比杨家的正房子弟还要优越,这不是打脸是什么? 而之后杨志的仕途又不顺利,先是负责押送的花石纲在江上翻船,后为求一官半职就连代表杨家的天波府都转手卖人换钱用来贿赂上官。而让杨家更为不满的,就是天波府转手卖人不久,张宝就让人买下送给了杨再兴。 在这种情况下,杨家的人除了杨再兴父子外,还有谁能对张宝有好感,实在是太不给面了。不过即便对张宝有诸多不满,杨家的杨志以及杨温的头脑还算清醒,知道张宝如今不是自家招惹得起的,也就没有做什么自讨没趣的举动,但让他们对张宝笑脸相迎,那也有点强人所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