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三章 道不同 (第2/3页)
而放松了对外的警戒。而且对于手中拥有千里眼的武胜军斥候来讲,远距离观察洛阳守军动向并非难事。当李懹带着刘以敬、上官义点齐五千兵马悄悄出城没多久,斥候的急报也就送到了张宝的案头。 计谋说白了就是相互欺骗,谁的段数高谁就占便宜。眼看着有“买卖上门”,张宝自然不会不做。他知道,仅凭三言两语便说得李助率众来降那是只有做梦才能实现的事情。李助既然选择了聚众造反这条路,那就说明他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觉悟。想让他“回心转意”,除非“灰心意冷”才有可能。但如今王庆最为倚重的还是李助,虽然王庆一直在暗中扶持刘敏用以平衡李助,但要论王庆最信任谁,还是李助。 这对“君臣”目前彼此信任,即便张宝想要使离间计也只能等待时机,贸然出手反倒容易弄巧成拙。所以眼下,有机会吃掉李助手里一部分人马的时候就不需要气。 以有心算无心,以有备算无备,张宝张开了口袋等候李懹率领人马自投罗网,而还不知道自己的行踪已叫人察觉的李懹在带着刘以敬、上官义本着兵贵神速的原则,在发现武胜军大营没有什么“异常”过后,立马率军冲进了大营。 一路上几乎就没有遭遇任何抵抗,李懹带着人一口气就冲过了营门,深入大营百十米。也就是这时,李懹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武胜军的反抗哪里去了?面对自己这群不请自来的“访”,武胜军的反应也太迟钝了吧? “不好!快退!”李懹大叫一声不好,当即呼喝下令众兵卒按原路撤回。只是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李懹大叫不好下令全军暂退的时候,武胜军遇袭时该有的反应也来了,早已埋伏在暗处的武胜军杀了出来,在邓元觉、栾廷玉的率领下左右夹击李懹的人马。 “小军师,看来武胜军有防备,你先走,我跟老刘断后。”上官义疾声对李懹叫道。 “不行,今晚行动我是主将,你跟老刘要听我的。我现在命令你二人快走,回去提醒我叔父,让他不必为我担心,千万小心张宝的阴谋诡计。” “都什么时候了,还争什么争。上官兄弟在左我在右,咱俩保着小军师杀出去。”刘以敬见李懹、上官义争执不下,当即急道。 李懹跟上官义都不愿丢下同伴独自逃生,听了刘以敬的提议后都觉得可行,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当即也不再争执,按照刘以敬所提议的那样,三人各率一队人马向着来路猛冲。但就在李懹三人商议的这段时间里,早有准备的武胜军也趁着这个时间在营门前布下了一道防线。 手持大盾的盾兵在前组成了一道盾墙,连接营外的栅栏将营门堵得结实;盾兵后面的长枪手则手持长枪透过盾墙的缝隙往前猛捅,阻止敌兵的靠近;而在盾兵、长枪手之后的弓弩兵则射出一轮轮的箭雨,落在了李懹等人的头上。 王庆军的前身是来自三山五岳的英雄好汉,这些精通打家劫舍的家伙在单打独斗方面自是一把好手,可碰上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他们平时引以为傲的个人武艺也就派不上多大用场了。 连突破面前的盾墙都做不到,除了等着挨宰还能有何作为?李懹、上官义、刘以敬数次组织人手冲击拦住他们去路的盾墙,可每回都是还没冲到近前就被打退,除了扔下数百具尸体外,对突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有道是人急拼命,狗急跳墙。李懹也真是被逼急了,居然急中生智丢下上官义跟刘以敬二人,率领本部人马回身杀向武胜军的中军。张宝是武胜军的主心骨,一旦他那里出了状况,武胜军必定出现混乱,而到那时,上官义跟刘以敬带人冲出大营的可能性也就更高一些。 李懹是抱着舍己为人的决心才有意攻击张宝的中军,只是他的这个决心还是下晚了一些。张宝本就在平时对遇袭这种事做过演练,此时不过是将过去的演练变为了实战。早在武胜军杀出的同时,张宝就在焦挺、狄雷、韩五的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