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心无大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三章 小心无大错 (第3/3页)

武。但陈宗善不知道,也就是在他离开偏关的当天晚上,姚平仲主动求见张宝,劝说张宝不要回汴梁,以免发生意外。

    “姚将军,我不懂。”张宝看着姚平仲轻声道。

    “……张大人何必明知故问。”姚平仲仿佛对于张宝的反应早有预料,摇头苦笑道:“大人没想错,姚平仲不想替朝廷卖命了。”

    “……理由呢?”

    “朝廷一直以来便是重文轻武,狄大将军如何?纵是做了朝廷枢密,到头来还不是惊犹而逝。姚某早先随刘法将军出征西夏,刘法将军更是最后战死沙场,可朝廷为了替某些人脱罪,竟将战败的主要责任归咎到一个死人头上,这让人心寒呐。实不相瞒,陈宗善虽代表朝廷承诺姚某只要为朝廷效命就能够加官进爵,但姚某却并不相信朝廷的承诺。”姚平仲说到最后沉声道。

    “……可姚将军要知道,你若是不听朝廷的旨意,那可就会被视为我的同党了。”张宝轻声提醒姚平仲道。

    “张大人,姚某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但忠义二字却是知道的。当初姚某走投无路时是大人收留了姚某,那姚某就没有理由为了个人的富贵而做那卖主求荣的小人行径。”

    “……好,姚将军既然以诚相待,那张宝亦不会辜负姚将军的这份信任。这偏关交给姚将军,张宝放心。”张宝点头说道。

    “姚平仲拜见主公。”姚平仲起身向张宝深施一礼。张宝见状连忙伸手相搀,随后好生安抚了姚平仲一番,又亲自将姚平仲送出了府。等到姚平仲走后,先前躲在屏风后的朱武轻声问张宝道:“主公,这姚平仲所言可信吗?”

    “半真半假吧,我走之后,你要小心防范,不可大意。”

    “主公不信姚平仲所言?”

    “人心隔肚皮,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好。等到此事过后,他是否是真心投靠也就自见分晓。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要多留一个心眼为妙。”

    “主公能如此想,属下就放心了。”朱武点头说道。

    张宝不会读心术,他也不敢确定姚平仲此番“投诚”是出于真心还是故意为之,所以在水落石出之前,对姚平仲的防范并没有因为姚平仲此番主动跑来表忠心而减少。而朱武同样也不是个会轻易相信他人的主,在确定了张宝的态度以后,他便知道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了。

    在朔州,有可能会被朝廷“收买”的两个目标一个是姚平仲,另一个便是驻守马邑的刘仲武。而相比起刘仲武,姚平仲反倒不足为虑。姚平仲当初是被西军扫地出门,光杆司令一个,此时他手中的兵马,多是张宝从当地招募的青壮,而他的副手刘正彦,正是死后还被当成替罪羊的刘法之子,对于大宋朝廷,刘正彦是恨多过于爱。姚平仲即便真的心怀二意,想要煽动麾下人马与朝廷遥相呼应的成功率也很低。

    但刘仲武不同,他驻扎在马邑的兵马原本就是西军将士,论对军队的掌控,那更是能甩姚平仲几条街。若是他被陈宗善给“策反”了,对张宝来说还真是桩麻烦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张宝在返回汴梁的随行人员名单里,加上了刘仲武跟刘锜这对父子。

    张宝这招釜底抽薪用得好,刘仲武是刘家军的主心骨,只要他不在马邑,刘家军上下就不敢轻举妄动。得知张宝启程前往汴梁的消息时,陈宗善还暗松口气,可等知道随行的人员里有刘仲武父子时,陈宗善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难看了。

    他好不容易才说服刘仲武答应日后做朝廷的内应,等到朝廷向张宝发难时为朝廷控制朔州,不想还没等朝廷向张宝发难,张宝先发制人将刘仲武调到了身边。没了刘仲武的坐镇指挥,驻守马邑的刘家军又怎么会轻举妄动,而且更让陈宗善感到不安的,还是担心张宝是否已经觉察到了朝廷此番的用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