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思而后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三思而后行 (第2/3页)

拦下,也就搜出了陈宗善亲笔写给宿元景宿太尉的书信。信中的内容倒也简单,无非就是讲述了一下陈宗善自己在朔州的所见所闻以及暗中联络姚平仲、刘仲武的经过,同时也提醒宿元景不可大意,以免打蛇不成反被蛇咬。

    张宝本以为是高俅、蔡京等人暗中联络想要对付自己,却没想到这幕后主使者竟然是宿元景宿太尉。宿元景可说是朝廷清流的领袖人物,张宝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得罪过他。

    不过事实摆在眼前,这封书信是陈宗善亲手所写,作假故意引导自己的可能性很低。可要是宿元景暗中指使,那会不会还有别人躲在暗处指使宿元景干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宿元景已经是朝中太尉,几乎算是位极人臣,能够指使他干出这件事的,恐怕除了当今官家,那就再没有别人了。可当今官家赵佶为什么决意跟自己翻脸?难道其中还有什么自己所不知道的隐情?

    在没有水落石出以前,张宝还是决定按兵不动,以免打草惊蛇。不过不动声色归不动声色,必要的准备还是要抓紧准备。汴梁是肯定要去的,但去归去,却不是自投罗网,即便去了,那也要能全身而退。

    随着张宝的一声令下,整个汴梁及其周边都动员起来,暗中做好了让张宝可以全身而退的准备。

    如果真是官家要与张宝撕破脸,那张家庄子必会成为朝廷事情泄露以后的重点打击对象,而张家的产业,恐怕也躲不过朝廷的查封。早些年张宝为了保护自家买卖不至于引起别人的贪婪之心,除了有限的几桩买卖挂着张家的牌子外,大部分产业都是“挂羊头卖狗rou”,明着是别人的产业,实际却还是张家的买卖。通过这些年的经营,外人压根就不清楚那些赚钱的买卖究竟有多少是属于张家的。

    朝廷若是真想要查封张家的买卖并不困难,但想要彻底断绝张家在大宋境内的买卖,那就有些不现实了。因为朝廷不知道那些看起来赚钱的买卖究竟是不是暗地里属于张家的。

    买卖的事情张宝并不是很担忧,他需要用心考虑的还是自身的安全问题。在截获了陈宗善写给宿元景的书信后,张宝当即紧急带动高宠、杨再兴率部与自己汇合,同时又命邓元觉、贝应夔率部前往梁山听从许贯忠调遣,而栾廷玉则代替刘仲武驻守马邑,继续防备应州的辽兵袭扰。

    陈宗善并不知道自己写给宿元景的书信已经被张宝得到,此时他正在生病的地方养病,而张宝手底下有个圣手书生萧让,擅长模仿他人笔迹,水平高到能够以假乱真。萧让按照张宝的意思,替陈宗善重新写了一封“亲笔信”,然后由陈宗善视为心腹的那两个亲信送回了汴梁。

    想要收买一个人,方法无非就是威逼利诱。陈宗善那两个亲信也不是什么忠贞不二的主,刀子放哥俩面前一磨,五百两黄金再一摆,哥俩就投诚了。他们哥俩就是个送信的,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十两银子,五百两黄金,一人一半也能有二百五十两,只要把信送到,那他们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到时拿着这笔钱去没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开始,这辈子都吃喝不愁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陈宗善的两个亲信也就识时务者为俊杰了。而事实上也正如张宝劝他二人的那样,把信往宿太尉的府上一送,五百两黄金再一拿,哥俩就离开汴梁,找地方逍遥自在去了。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若是不想遭殃,那最好有多远躲多远。宿元景并不知道自己收到的这封书信是假的,看到信中说一切顺利,宿元景也就真信了,兴冲冲的收好书信找来同谋开始商量下一步的计划。但他不知道,从他暴露的那天起,张家的谛听营就盯上了他。时迁亲自出马,一个人悄悄躲在宿太尉家的屋顶,听着宿太尉与他的小伙伴们密谋如何捉拿张宝。

    时迁人称鼓上蚤,那轻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