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坐山观虎斗 (第2/3页)
则是在当地的影响力。方腊造反以后都不敢得罪世家,图得便是有朝一日得到这些世家的支持。只是可惜方腊的政权存在时间太短,并不足以打动世家那颗投效之心。若是真的让方腊在江南统治十年,必定会让那些先家后国的世家动心。 世家很不好对付,可以说是威胁国家稳定的最大隐患。国泰民安时世家依靠人才输出谋取自身利益,而等到动荡之时,这些世家便成了统治者的催命符。或是亲自上阵,或是寻找代言人,改朝换代继续作威作福。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同,世家也在以不同的身份做着相应的转换。古时的世家就是一个个大家族,拥有大量土地、人口。而到了现代,则变成了一个个财阀、集团。 张宝并不在乎杭州世家交出的那笔“保护费”,让他动心的是杭州世家愿意转让的那部分土地。古时以农为本,土地是最有价值的,而越是经济繁荣的地方,土地兼并的现象也就越是严重。地就那么多,下手晚了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杭州经济繁华,周边的土地早就都成了有主之物,想要买到一块理想的土地,很困难。这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还要看土地所有者愿不愿意卖。若是平常百姓,倒是可以通过巧取豪夺等手段来实现目的,可若是世家,那种手段也就不适用了。 张宝不打算造反,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次虽然化解了冲突,最终没有撕破脸。但张宝知道,自己跟朝廷的“蜜月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一旦朝廷缓过劲来,肯定会找自己的麻烦。与其到时坐以待毙,倒不如现在主动出击,抢先做好应对的准备,好叫朝廷知难而退。若是到时朝廷不识时务,那张宝也不会气,哪怕是在打嘴仗上也要占个上风,做到师出有名。 至于张宝是否能够保住杭州各世家,在张宝看来倒是问题不大。方腊有求于自己,在他没有解决朝廷官军以前不会再树强敌;而朝廷官军更不会为了些许钱财而招惹手握重兵的张宝。张宝的武胜军不是吃素的,而张宝本人也不是个好相处的主,没看朝廷只是稍微有点动作,张宝便随即摆出一副翻脸的架势,而且动手毫不犹豫,刘仲武父子那是说拿下就拿下,半点情面都不讲。 有了刘仲武父子的前车之鉴,朝廷官军里愿意得罪张宝的几乎没有。按理说刘仲武是为朝廷效力,但在出事以后,朝廷不仅没有善待刘仲武父子,反而将其打发回了老家不管不问。不管是做给张宝看的还是惩罚刘氏父子办事不利,朝廷的这种做法都叫人感到寒心。反倒是坚决站在张宝那一边的姚平仲,不仅自己平安无事,还得到了张宝的信任。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跟着朝廷下场凄凉,跟着张宝生活惬意。这世上真正“死心眼”的人并不多,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谁不想给自己多留条退路? 无论是方腊还是朝廷官军,都不愿在这时候得罪张宝,而得到了张宝庇护的杭州世家也因此暂时得到了安宁。杭州城外战鼓喧天,方腊军与朝廷官军杀得天昏地暗,而城中的世家却并不怎么担心自家的安危,只因他们得到了张宝的庇护。 当然,张宝的庇护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头上的承诺,杭州湾内的十艘炮舰,才是让方腊以及朝廷官军不敢轻举妄动的主要原因。 张家水军的强悍如今已是深入人心,当阮小二率领十艘炮舰进入杭州湾的时候,更是引得方腊一方人心浮动。好在阮小二及时派出使者,向方腊说明自己只是奉命前来保护受张家保护的人家不受伤害,至于方腊与朝廷官军的战事,张家水军不会进行干涉,这才让方腊一方暗松口气。 十艘炮舰此时就仅仅的停在杭州湾内,船上火炮的炮口就对着杭州城,而火炮的威力,阮小二也已经向方腊一方展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