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六章 先见之明 (第1/3页)
赵柽,宋徽宗赵佶二子,皇后郑氏亲子,受封衮王,早夭。但是由于张宝的出现,赵柽依旧活在人世,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风度翩翩的美青年。对于赵柽,张宝既没有刻意去拉拢也没有去疏远,只是顺其自然。 靠人人走,靠山山倒,自始至终,张宝就没有将自己的将来放在指望别人的庇护上。情义这东西是有数的,用一点就少一点,等到用尽的时候,也就不存在情义了。这世上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债,张宝不希望在将来的某日自己要跪在赵柽的面前祈求帮助,所以他一直以来便坚持依靠自己。也正是因为这份觉悟,张宝从不去讨好赵柽。 起初赵柽对张宝是崇拜的,但随着他年岁的增长,受外界的影响便越严重。张宝不需要为了自家的未来去讨好巴结赵柽,而这世上有的是人想要巴结讨好赵柽。赵柽是二皇子,生母又是当今皇后,再加上当今官家赵佶并不喜爱大皇子赵恒,这样一来,赵柽的身边便围绕着大批希望借着拥立赵柽而获得从龙之功的野心家。 赵柽信任张宝,看重张宝,这无异也就让张宝成了阻拦那些野心家获得赵柽重视的绊脚石。那些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对付张宝,但背后进谗言泼脏水这些小人行径却没少做。三人成虎,赵柽也就逐渐被周围的人给“洗脑”了,主动疏远了张宝不说,对于过去跟张宝关系比较近的人,也开始进行排除,而黄经臣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躺枪。 早年间赵柽的生母郑氏照拂张宝,那是希望将张宝培养成自己亲儿子在宫外的一股势力,作为将来赵柽谋取皇位的助力。但随着张宝的日益壮大,郑氏又不由开始担忧自己的儿子赵柽在将来会驾御不了张宝,故此又逐渐开始疏远张宝。好在那时张宝的发展已经小有规模,即便没有了郑氏的庇护,也有抵御外界压力的手段。 赵柽推荐黄经臣担任安东军监军一事,郑氏是知晓的,但郑氏对此并未阻止。一个忠心的奴才远没有亲生儿子重要,皇宫内充斥着勾心斗角,若是能用一个黄经臣看出儿子与人明争暗斗的能力,那也是值得的。只是黄经臣招谁惹谁了? 安东军监军,那可不是什么肥差,随时都有性命之忧。虽然张宝对待黄经臣的态度比较和善,但黄经臣有自知之明,并不认为自己跟张宝的关系就有多亲近。一旦自己碍了张宝的事,估计张宝收拾自己也不会有半分的犹豫。 皇命难违,黄经臣既不敢抗旨,又不想在将来的某日人间蒸发,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黄经臣赌了一把,找到张宝把接到的任命以及自己的想法一点不漏的告诉了张宝,任凭张宝处置。 面对坦诚相待,等候自己“宣判”的黄经臣,张宝还真不好直接要黄经臣的命。尤其是在得知这份朝廷任命是二皇子赵柽一力促成的以后,张宝更是有点同情起黄经臣。 最是无情帝王家!跟皇家打交道太危险,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人从背后捅刀子。张宝很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要不然黄经臣就是前车之鉴。知道黄经臣仅仅只是一枚弃子,张宝自然也没难为黄经臣。 “老黄,你告老吧,然后过来替我做事。” 听到张宝的话,黄经臣一直悬着的心总算一松,不过随即纳闷的问道:“张安东,老奴知你如今麾下能人无数,留着老奴又能对你有何帮助?” “你放心,我对你所知的那些宫闱秘闻不感兴趣,留你也只是看你可怜。呵呵,相信不用说我,你也应该能够预见失去了皇后这座靠山,你在宫里的日子会很不好过。” “多谢张安东体恤,不知张安东打算安排老奴做什么?”黄经臣没有否认,道了声谢后转而问起了张宝。 “也不是什么十分重要的事情,这次江南方腊造反,我在杭州一带收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