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三百零九章 做个有钱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做个有钱人 (第1/3页)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也是万万不能的。衣食住行,无论是做哪一样事,就没有能离得了金钱二字的。或许只有精神方面的某些追求可以避开对金钱的需要,但实际上这方面的精神追求少之又少。

    总得来说,有钱还是比没钱要好。一个正常人,只有在解决了自身的生存问题以后才会考虑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若是连饭都吃不饱还异想天开,那饿死也是活该。

    张宝来自充斥着金钱至上论占据主导地位的后世,即便如今“改头换面”,所思所行依旧免不了受到后世观念的影响。张宝不能算是一个好人,好在他还知道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也就没有彻底堕落成唯利是图的小人,但没有好处的事情,张宝一般也是不愿意去做的。

    为己为人?公而忘私?这是很难会发生在张宝身上的事情,张宝做事一看利益得失,二凭自己的喜恶。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凭啥?

    朝廷以自己的想当然来对付张宝,自是屡屡失败。不过随着吃亏的次数多了,朝廷在对待张宝的态度上也终于不再天真。就比如这回,奉命前来与安东大都护府交涉借钱的蔡鞗,说话办事就很实在,不来半点虚的。

    地大物博这话有时候听听也就算了,别当真,当真了就容易自欺欺人。朝廷如今手头紧得很,往年占朝廷收入很大比重的江南赋税,此时也不能满足朝廷对钱财的需要。这几年大宋境内战事不止,不说战乱时所蒙受的种种损失,单是战后重建,国库就是捉襟见肘。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朝廷财政本就吃力,可偏偏摊上一个当了家也不知柴米贵的宋徽宗赵佶,赵佶虽不是何不食rou糜的昏君,可要论治国能力,还真跟前几任皇帝没得比。他最拿手的就是玩,可想要玩得好,玩得与众不同,那就必定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持。

    赵佶花钱在行,但赚钱的本事那就差了。早先若是没动歪心眼,张家还会帮助朝廷开拓一下海外的市场,为朝廷增加一点税收。可随着朝廷流露出兔死狗烹的意图,张宝对朝廷的“无偿帮助”也跟着终止了。

    朝廷组建的商船只能停在造船厂烂掉,因为海上什么意外都有可能会发生。没有张家的照应,没头苍蝇一般的官船出了海就有可能是船毁人亡的下场。不过朝廷没钱不代表官家同样也没钱。虽然张宝终止了与官家的合作,但每年的分红还是一分不少的交给赵佶。结果为钱发愁的是朝廷,而赵佶,依旧该吃吃该喝喝,该享受的时候继续享受。

    若是太平年月,朝廷财政不紧张,对于官家的“穷奢极欲”,群臣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可眼下大宋百废待兴,到处都是需要用钱来填补的窟窿,这时候赵佶还保持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就让众臣感到十分不满了。

    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不下降,赵佶对自己的钱袋子看得很紧。公是公,私是私,自己的钱袋子是自己的,里面的钱同样也是自己的。朝廷要花钱,那就从国库里拿,任何人都不能打自己私库的主意。

    赵佶的态度很坚决,而群臣也不可能真的抢劫天子的私库。而为了缓解官家与朝臣的紧张关系,天子近臣王黼为赵佶出了一个“好主意”,找安东大都护张宝借钱。众所周知,安东大都护张宝富可敌国,肥得流油、可以说只要张宝的手稍微松上那么一点,从指缝间流出的财富就足以让人享用不尽。

    找张宝借钱帮助朝廷度过眼下的难关,这不失为一个不错的主意。但问题是张宝与朝廷的关系并不和睦,而且张宝也非是对大宋忠心耿耿之辈。没有好处的事情,恐怕张宝不会轻易答应。

    为了讨好赵佶,王黼紧跟着就又提出了新的建议,劝说官家以土地为筹码,向安东大都护借钱。前车之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