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 选择 (第2/3页)
都护府这碗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安东大都护府也不是什么人都收,指望着念过几本书,会做几首诗就想要飞黄腾达?想瞎了心了这是。 张宝不需要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会耍弄嘴皮子的读书人。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数为小艺,即初级课程,而礼、乐、射、御则是大艺,即高级课程。 礼分五礼,吉、凶、军、宾、嘉,其中吉用于祭祀,凶用于丧葬,军用于田猎和军事,宾用于朝见或诸侯之间的往来,嘉用于宴会和庆贺。而乐即是教化,通过音乐陶冶情cao,修身养性。至于射、御则分别指箭术及驾车技巧。书、数两门都是基础科目,分别是识字以及算学。 大宋的读书人总是喜欢自诩君子,但实际上精通六艺的却是少之又少。张宝不看好大宋的读书人也不是没有理由。一个个本事不咋地,却又一个个都爱鼻孔朝天,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欠抽模样,能受人待见才怪。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就跟熊孩子不是天生的是一个道理。没有家长的溺爱纵容,哪来的熊孩子?大宋读书人目空一切的臭毛病也是朝廷惯出来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这一句话,害了多少人呐。 当然对于那些跑来安东大都护府碰运气的读书人,张宝也没有直接拒之门外。而是通过考核,通过的自然能留下,而通不过的,那就只好对不起了。而考核的内容,也不是考那些四书五经里的内容。能来登州求官的人大多都是通过了科举但因为没关系没门路而不得不留在汴梁等候分配的候补官员,上的知识对他们来讲是必须掌握的,考这个没有多大意义。 安东大都护府考的内容大多是以外的知识,这么一考下来,十不存一,三四十个“考生”里,通过的也就只有一两个,而且还是勉强。就跟后世的大学生一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自以为是天之骄子,可实际上却屁都不是。 念书念傻了!不是张宝对大宋的读书人有偏见,而是这帮深受朝廷“毒害”的读书人,真的连五谷都分不清。张宝需要的是可以替他分忧的官,是可以带着治下百姓发家致富的能吏,而不是整日里待在官衙内吟诗弄月的官老爷。 安东大都护府的官员福利很诱人,但那是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配享受的待遇。仅靠读过几本书,写过几首歪诗便想在安东大都护府谋得一官半职,那是痴心妄想! 安东大都护府不养闲人! 如今的张家早已不是过去一穷二白的时候,自身拥有一整套培养官员的体系,大宋的读书人若是想要在安东大都护府一展抱负,首先要做的,便是放下身段作为见习官吏到地方重新学习,但能够这样做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那些在安东大都护府碰壁的读书人心有不甘,既不愿吃苦又不忿安东大都护府对他们的“怠慢”,离开以后自然就是造谣生事,指责张宝嫉贤妒能,没有容人之量。而张宝想来就不是个肯吃亏的主,面对这些人的诬陷,张宝的反击手段很简单,也就是将那些人在登州参加考核的试卷复印了上千份,然后免费散发出去。 那些在张宝那里求职失败的人大多都是在朝廷吏部里有档案的,这次去张宝那里“求职”,也只是私下偷偷去的。张宝来这么一手,朝廷也就知道了,那些之前往张宝身上泼脏水的人也算是自食恶果,没有端上安东大都护府的饭碗不说,还把朝廷这边的铁饭碗也给砸了。 朝秦暮楚的墙头草,没人会喜欢! 张宝并不担心会因此而遭到那些人的报复,那些人之所以会造谣生事,无非就是还有朝廷的供养,不需要为一日三餐犯愁。可现在张宝把这件事捅破了,那些人的铁饭碗也就被砸了,那些人现在要考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