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顾鼎臣_第39章 (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1) (第2/2页)

和题诗寓意深刻,赏画者见仁见智,解释各有不同。我想徐老先生转赠这幅画的用意是想告诫义父,进京赶考,状元及第,犹如过独木桥,溪堂春色虽好,却是拔幛悬泉,楼阁层曲,虽然倚望云霄,却有隔世嚣啸之忧。”

    义父称赞道:“撷冈的见解与众不同,真合义父心意。徐老先生转送此画,真是告诫弟子,不要迷恋于拔幛悬泉、层曲楼阁的美好春色,伴君如伴虎,官场权势倾轧,风云莫测,时时刻刻都要小心谨慎,如同行走在独木桥上。”

    师母说:“鼎臣,你大老远的前来祭拜师父,师母没有什么招待,我亲自在邓尉山上采摘了明前碧螺春茶,我烧一壶开水,给你们泡茶喝。”

    顾鼎臣在灶上帮师母烧水,但是水将烧开时,灶前却断了柴。师母便将打麻绳捋下的一大把麻丝塞进灶堂,终于把水烧开了。

    顾鼎臣见屋里除了师父书架上珍藏的古籍孤本外,真是家徒四壁,再也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顾鼎臣看到师母家如此穷困潦倒的窘境,百感交集,感慨万端。

    顾鼎臣带领仨兄弟上山砍了四担柴,堆在柴房里。临别时,顾鼎臣将带来的礼物赠送给师母,还取出一百两银子,以酬谢师父师母教育之恩。可是师母却婉言谢绝,决意不收:“鼎臣,师母在家门口摆个小摊,做点小生意,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你师父在世时也是这么叮嘱我的。”

    告别师母后,义父带领仨兄弟在光福镇一家小栈住下,故地重游,他要在这里逗留二天。

    他在光福拜师求学时,足迹遍布这里的山山水水,湖滨渔村。邓尉山是他经常来爬山舞剑,锻炼身体的地方。太湖边上的潭山更是观赏太湖美景的好地方,他经常来这里涉水游泳,捕鱼捉虾。义父带领仨兄弟重游旧地,讲述他少年时的风华岁月。

    顾撷冈说:“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我记得义父有一首诗一定是描写太湖潭山美景的:

    ‘太湖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烟雨中。

    众壑奔流秋野阔,孤松倒挂寒潭空。

    恍疑灵境与凡隔,不谓人寰有路通。

    画船五宿澄波里,千载风流乃屈公。’

    太湖仙境,与凡相隔,真是好一处世外桃源,阮公到此也会放浪形骸,**裸地醉倒潭山上的。”

    义父顾鼎臣说:“到太湖潭山游览的文人墨很多,可是这里却没有一处可以驻足逗留,饮酒休憩的地方。我打算在潭山建造一座亭台楼阁,好让游凭栏远眺太湖风光,濒湖极胜潭山美景。你们说取名‘七十二峰阁’好不好?”

    文昌君说:“‘七十二峰阁’,这个名字取得很有诗情画意。义父你就把这个建造楼台亭阁的差使交给我吧,等到回京后,我就着手画设计图纸,找能工巧匠。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