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 (3) (第2/2页)
年来没有一丁点把柄落在刘瑾手中。李东阳不仅站住了脚跟,还把叛变投靠刘瑾的大学士焦芳拉拢过来,替他说情、办事。 要不是李东阳从中斡旋、求情、营救,刘健、谢迁即使退休回家养老也免不了牢狱之灾,甚至于不明不白地冤死狱中。李东阳利用刘瑾对焦芳的信赖还挽救了大学士杨廷和、都察院副都御史杨一清,这二人成了李东阳的左右手,等到将来时机成熟,诛杀刘瑾时,杨廷和就是内应,刘一清就是外援。” 但是许多朝臣并不明白其中的玄机,他们鄙视李东阳,为刘健、谢迁鸣冤叫屈,纷纷上书挽留。以监察院御史薄彦征、南京给事中戴铣为首的二十多名朝臣是第一批上书挽留的,结果被刘瑾全部处以廷杖,一个个被打得皮开rou碇,戴铣居然被当场活活打死。为了挽救戴铣的性命,又有以王守仁为首的第二批朝臣上书,刘瑾照例还是全部处以廷杖了事。 文昌君说:“义父与王守仁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兄弟,你们一个是詹事府的左谕德,一个是刑部的主事,都是六品京官。义父若不方便出面去王守仁府上探望,我和撷冈可以代为前往。” 义父顾鼎臣说:“我正有此意。现在东厂、西的特务遍布全城大街小巷,你们一定要小心翼翼的,谨防东厂、西厂在王守仁府外有盯梢的特务。” 顾撷冈调侃道:“义父尽管放心,文昌大哥神通广大,法眼无边,他能识破任何妖魔鬼怪。王守仁我见过几次,觉得他脾气古怪,特别喜欢与我侃大山,聊哲学,他志存高远,想做当代的圣贤。” 义父顾鼎臣说:“撷冈看得很准,王守仁确实是个怪人。他成化八年生,年长我一岁,我尊他为学长。他家祖籍浙江余姚,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据说王羲之是他家的先祖,他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那年王守仁十岁,他们全家都搬到了北京。 他父亲聘请了许多名师教他读书,但是他不喜欢坐在书房读四书五经,经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责难老师,他最喜欢到校场舞剑耍枪,学习孙子兵法。父亲没有办法,就带领他到居庸关外纵马驰骋辽阔的草原和荒漠,他看到关外早已不是永乐皇帝时代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鞑靼骑兵经常出没滋扰。 于是王守仁对父亲说:‘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奏折,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意挂帅出征,讨伐鞑靼。’他父亲气得用手头的书劈头盖脸地打去,说他太过轻狂。 回到京城后,他专心致志地研究朱熹的圣贤书籍,有一天他告诉父亲,他不想考功名做官吏,他要像朱熹一样当个圣贤。 他父亲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王家祖宗的英名将要毁坏在你这个混小子的手里!’ 为了管束这个逆子,他父亲决定给他包办婚姻,要十七岁的儿子立即娶妻生子。他的岳父大人是王家的世交,远在江西南昌做地方长官。就这样他父亲把他赶出了家门,也赶出了京城,让他独自到江西南昌去相亲,免得他在跟前晃悠,在京城惹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