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 (10) (第2/2页)
表率作用,而且对亲友也是秉公办事,毫不留私情,真不愧为清正廉洁、品质高尚的国家栋梁之臣。 总而言之,在顾鼎臣多次上疏请求下,嘉靖皇帝饬命巡抚欧阳泽到江南苏松湖嘉常杭六州府督办清查田地,裁减田赋徭役,推行一条鞭法,使江南六府百姓赋役一度有所减轻。 虽然江南赋税改革的功劳都记在了欧阳泽和王仪身上,但是东南百姓心目中自有一杆公平枰,他们纷纷称赞顾鼎臣为家乡办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实事,是一位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秉公办事的清正廉洁的好官。 欧阳泽在给顾鼎臣的信中也称赞道:“清查田粮,使郡县长吏张目,数十年积弊得拔其根,百万之钱粮竟复其额。泽在桑梓,功归朝廷,亦未有公之盛者也。” 文昌君和顾撷冈是吏部、户部官员也直接参与了江南赋税改革,顾鼎臣作为礼部尚书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改革的具体工作,但是他有首倡之功,并且为江南赋税改革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有不可替代的直接影响作用。 文昌君感叹道:“江南赋税改革成功后,义父顾鼎臣没有居功自傲,在相关文献史料中记为欧阳泽和王仪的功绩,彰显了顾鼎臣作为传统士大夫的高尚品质。他一贯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为个人名利,心怀国家和百姓,真正做到了泽在桑梓,功归朝廷,所以获得了嘉靖皇帝的高度信任和宠信。” 顾撷冈评价说:“《明史?食货志》记载了义父顾鼎臣关于经济改革的主张和动议:自洪武乞弘治百四十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赋税无以为继。顾鼎臣提议:重新丈量全国田亩,还田于民,并改革赋税制度。 嘉靖敕谕户部,清查庄田,对强占民田者,都归还原主。大量史料表明,顾鼎臣是明朝最关心国民经济的少数大臣之一,也是明朝中期卓越的经济学家。史学界不应该对此吏实轻描淡写,甚至于漠视无睹。 后来万历皇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也就是把顾鼎臣首倡并在江南六府试点的丈量全国田亩,改革赋税制度,施行一条鞭法等经济改革措施向全国推行而已,其经济改革的首创和试点的功劳应该归功于顾鼎臣。 看来这些史学家也是平庸之辈,在编著《明史》时,对历史档案资料的评判有失全面性和公正性。” 兄弟俩感慨万端,在一个滂沱大雨的夜晚,他们击剑高歌起顾鼎臣那首鲜为人知的《大雨》诗,高亢激越的诗歌穿云破雨,远播夜空。 丁丑夏六月,灾变良有由。……雨意转荡谲,势欲漂燕幽。 街市潢潦集,浅深可方舟。……饥乡沸妻孥,蓬垢同繫囚。 ……经国在远览,弭变期交修。起坐念苍生,汍澜涕难收。 愿将归沧海,上通天河流。河边有天孙,明夕会牵牛。 贵近乘嘉辰,叩心冥所求。肯以下界苦,诉与上帝否? 天听或在兹,苍生其有瘳。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