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兵乌丸 (第3/3页)
上的山川道路早就了然于胸,怎么事到临头又行不通了?” 邢颙自知理亏唯唯诺诺:“今年雨水之大近十年来罕有,以致附近河川涨溢决口,这我如何能想到?还望郭祭酒体谅。” 郭嘉依旧不饶:“居此多年身为向导,一事未料是之耻也!我要是你就谦恭一些,没这么大的本事就别把弓拉满……” “奉孝!别说了!”程闵停住脚步捏了捏眉头,这会儿他也懒得埋怨邢颙了,扬手示意他起来,“河水回落还要等多久?” “少则十天半月,多则……”邢颙咽了口唾沫,“倘若雨照这样下个不停,就是两三个月也难说。” “又要两三个月。”郭嘉踱着堂口,眼望大雨呆立良久,忽然转身道:“不能耽搁了,若再等两月兵至柳城又已耗到冬天了。明日就出发,即便蹚水也要给我蹚到柳城!” 邢颙心头一颤——数百里之地蹚水而行,三军将士得受多少苦?但他虑事不周有过在先,不敢出言阻拦,只能逆来顺受了。隐居之人本是洁身自好不屈权势的,可一旦融入仕途,原先的节气就会逐渐消磨。这就像是在飞鸟身上绑了黄金,虽然光彩闪耀,却再不能展翅高飞了。 “这么干行吗?”程闵也觉不妥,“强行进军士卒劳苦,倘若与敌相遇岂不危险?” “某自然晓得凶险。但积水漫道,我虽不便敌也亦然,况我军新定并州士气正盛,先锋在前大军殿后,乌丸人也未必敢轻犯。无论如何要赶在冬天之前到达柳城,若再耽误下去,半路途中赶上大雪,征讨之事又要推迟了……”有些话郭嘉不便出口,一来他自己时日无多了,而来他怕耽误是征伐袁绍扫平中原,乃至一统天下的大事。 荀攸本就不愿出征,遇到此情此景更是按捺不住了:“远征本就不妥,万不可再强行弄险。用兵之事推迟一载又有何妨?万事皆不可急于求成啊!” “万事皆不可急于求成……”郭嘉倏然凝视荀攸:“天下大事岂能等下去?我就是急于求成,有些事不得不急!” 荀攸心似刀绞般难受,他也知道郭嘉时日不多了,实在不知该如何应答,低下头默默忍受。正在此时忽听外面一阵喧哗,鲜于辅、张绣、阎柔等将说说笑笑,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一个身披蓑衣之人来到堂下——正是集结壮丁的田畴。 “田先生!”程闵马上相迎。 “草民拜见明公。”田畴摘下斗笠深施一礼,却仍旧口称草民,疏远之意不问可知。 程闵心中不快,却强颜欢笑道:“先生来得正好。先生有办法应对积水断路?” 田畴摇了摇头:“要从此路到柳城,需西出徐无山,过令支,经肥如,一路都是沿海低洼之地,洪水漫道车马不通,水深又不足以行船,若仍要从这条路走只怕比登天还难……” 邢颙猛然醒悟:“兄长还知道别的路?” “正是。”田畴不慌不忙道,“前朝北平郡的治所并不在无终县,而是在平冈城,据故老相传那里有条山路可直达柳城。” “平冈城?”荀攸格外惊讶,“莫非昔日汉军与匈奴征战之地?我只在史书上见过这地名,现今幽州所辖郡县并无此处,平冈究竟在哪儿?难道在塞外?” “不错。”田畴手指东北方向,“从我居住的徐无山后山出发,往东北走是长城卢龙塞,出塞再行二百余里便是平冈城。过了平冈翻越白狼山便可到达柳城,这条路比循海而行还要近。” 邢颙连连跺脚:“亏我在徐无山住了多年,这条路竟然不知。” “这也不能怪你。平冈城自王莽之时废弃,算来已有二百余载。我原先也以为路早就断了,可两年前有几个鲜卑人自咱们后山而出,我才知道古道仍可通行,不过崎岖颠簸草木遮蔽罢了。”说着话田畴又朝程闵拱手道:“如果明公有意由此道进兵,草民愿意披荆斩棘为您引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