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布拉格_第14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节 (第2/3页)

,那么他的这份躯体转化障碍就会继续延续下去。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没有真正系统地学习过,如果贸然出手干预和治疗,只能让路德维希的癔症性失明变成另一种转化障碍。比如拇指无法按下机枪的开关,比如无法控制的急性晕动症。

    现在最好的办法应当是去寻找一名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来帮助他。但心理治疗方面的专家多为犹太人,也多已经逃离德意志,出于心理治疗方面的敏感性,我不敢也不赞成去寻找一名对于路德维希可能存有敌意的治疗师来帮助他。】

    看完了这封信的艾伯赫特沉默许久,而后他收起信,并走出他的指挥帐篷。

    这里是南斯拉夫与德意志的边境处。三月时节,这里比慕尼黑要暖和了许多,仿佛已经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

    可是春暖花开在战乱时却并不是一个足够人们期待的景象。因为枪炮声总是会在玫瑰盛开之时到来。

    现在艾伯赫特所指挥的警卫旗队的这个团就整装待发着,虎视眈眈地看着与他们只有几米之隔的南斯拉夫国境线。

    而在国境线的那一头,却只有孤零零的几十上百名南斯拉夫边防士兵站在那里,就连拿枪的手都不住地颤抖着。

    依照上级指令带兵包围了南斯拉夫的这部分边境的艾伯赫特走到边境线处,并在那一头的南斯拉夫边防士兵就要忍不住后退时说道:“士兵,你懂德语吗?”

    那个看起来才二十岁出头的边防士兵不住地喘息着,并紧张地点了点头。

    艾伯赫特:“把枪拿稳,小心别走火了。那样的后果不是你能够承担的。”

    有着斯拉夫人长相的边防士兵吞了口口水,并动作僵硬地点了点头。

    一列火车从远处开过,它从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驶向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所钟爱的第二政府驻地,贝希特斯加登。

    而在那列火车上所坐着的,则正是南斯拉夫的国王,保罗亲王。

    这个男人看起来其貌不扬,脸上写满了忧虑,却是风度翩翩,又举止优雅。

    现在,他即将决定这个国家在风雨飘摇的1941年的未来。

    他对随行的心腹大臣说:“希特勒希望我们向他开放边境线,让他的军队能从我们这里去到希腊战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将国家的天平倒向轴心国,或者是同盟国。如果我们向德意志开放边境线,英国人不会放过我们。可如果我们拒绝开放边境线,德意志又会顺势来攻打我们。英国人想要来到这里还路途遥远,德国人的装甲师却已经等在我们的家门口了。”

    随行的大臣眉头紧锁,并说道:“可是陛下,如果我们向德意志开放边境线,国内的塞尔维亚人不会答应的。”

    保罗亲王反问道:“那如果我们和英国结盟,国内的克罗地亚人就能答应了吗?他们和塞尔维亚人互相仇视,对于轴心国和同盟国也有着不同的立场。只要不列颠和德意志不再允许我们保持中立,只要我们做出选择,国家就一定会陷入分裂。”

    火车的车轮驶过铁轨时的“轰隆轰隆”声不断地响起着,这样的声音响起的次数越多,也就意味着他们距离贝希特斯加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保罗亲王的目光变得十分凝重,也仿佛在自己的心中说出了祈祷。他仿佛做出了某个决定,也已然下定了决心,并在那之后说道:

    “现在,我们只能先答应希特勒的要求,在尽可能保持国家独立性的情况下答应他,然后由塞尔维亚人在合适的时候爆发一场和平的抗议示威,甚至是起.义。最后,再由我去镇压这次起.义。那样,南斯拉夫王国的政府能够对德意志有所交代,而南斯拉夫王国的人民又能对英国有所交待了。”

    随行的大臣又问:“可是您呢……?”

    保罗亲王:“只要能够保全国家,不让贝尔格莱德变成华沙,我怎么样并不重要。”

    第232章 chapter 233

    《出奇制胜的隆美尔将军:我军已开始在北非取得胜利》

    《去到盟友需要我们的地方——装甲师已向希腊进发!》

    《我军在南斯拉夫边境处停滞不前——南斯拉夫王国或将即刻开放边境》

    三月初的柏林街头几乎已是处处都能够听到那些有关于战争的, 跃跃欲试的气息。在与不列颠之间的空战陷入了不利的胶着之后, 德意志的盟友意大利又先后在北非与希腊两个战场打得狼狈不堪。

    这样一算起来,柏林似乎已经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都沉浸在战事胶着所带来的焦虑中了。但一切都随着隆美尔将军在2月12日的那天抵达北非战场的的黎波里而改变。

    这位与元首大本营的关系十分亲密的装甲师将军在去年的法国战役中一战成名, 并以损毁43辆坦克, 以及700人阵亡的代价换来了俘敌近十万, 并且缴获坦克450余辆的战绩。

    这样一员极具传奇色彩的将领的奔赴北非使得整个轴心国的战事都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紧接着, 那便是德意志对于希腊战场的支援。

    与之相关的宣传在近些天来的德国几乎遍地都是,就连六七岁的小童都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