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节 (第3/3页)
猛的回味过来他当他二哥的宰相,天子自然已不在位了。 可醒悟的同时,又觉着,世所谓黑头公相也往往年过不惑,能当宰相的哪个不是华发老人?他一个稚龄顽童,说起久远将来的志向,真值得如此深究吗?天子自己没当一回事,太子却如此忐忑……这不免令十四郎也疑惑不安起来。 只是这孩子心性体贴,觉出太子心中苦涩,便不多问。反而宽解太子,“是我疏忽了,日后再不敢提。所幸阿爹宽厚,不但没生气,还激励我奋进,令我日后好好辅佐阿兄。” 太子见他天真恳切,亦不知该怎么向他说明。 他的母亲是天子发妻。天子为广陵郡王时,她是明媒正娶的广陵郡王妃;天子为太子时,她又是顺理成章的太子妃。他在广陵郡王府出生,本是毫无争议的嫡长子。可天子继位后,他的母亲却只被册封为贤妃。他也从唯一的嫡子,泯然为天子诸多庶子之一。 而后,天子按长幼之序,册立了他的长兄为太子。 然而先太子德不配位,入东宫不足一年便染病身亡。 群臣再次请立太子。 他母系尊贵,朝野上下都支持他。可天子依旧欲按长幼册立澧王。是群臣固争,才最终册立了他。 然而册立他为太子后,纵使群臣情愿,天子也依旧不肯册立他的母亲为皇后。 太子的生母不被册立为皇后,任谁都要掂量,他这储君之位是否已坐稳了。 且澧王同天子身旁亲信内侍往来密切,天子不加制止。而他对天子起居少有过问,天子便横加训斥。 并不是他谨小慎微,实在是他动辄得咎,这太子当得如惊弓之鸟,处处不得自在。 所幸如今常在天子身旁侍奉的人是十四郎。 十四郎虽不是他的同胞弟弟,却是他的母亲亲自抚养长大。天子常经年不去他阿娘殿里一面,十四郎便也没怎么得天子教诲。多是他入宫请安时,扛着十四郎到处玩耍,同他说外间趣事,指点过问他的学业和功课。论年纪,十四郎比他的长子还小几个月。论感情,他们虽是兄弟,怕却比父子更亲厚些。 有十四郎在天子身边,至少有人向天子进谗时,十四郎会尽力替他分辩吧。 想到此处,太子便咽下了本想问十四郎的话。 只问道,“你跟在阿爹身旁,可觉出阿爹是不是真有退兵之意了?” 十四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忖度了片刻,反问道,“阿兄觉着,该不该退兵?” 太子犹豫了片刻,道,“淮西所求,不过是一纸册封诏令。藩帅父死子继,也并非无例可寻。按说给便给了。如今打了三年,耗财伤民无数,却未见寸功。稳妥起见,还是暂且退兵为宜。”便又看向十四郎他揣测十四郎是不便明说,故意以问为答。因而急着看十四郎的回应,好知道自己是否猜对了天子的心思。 十四郎却没料到太子会给出如此敷衍的答案。 他想了想,便说,“可是若此刻退兵,先前消耗尽数付之流水不说,日后藩镇谁还将朝廷威仪放在眼里?若藩镇一个个都效法淮西,想要谁为节度使,便强迫朝廷策命谁为节度使。朝廷不策命,他们便威胁起兵。阿兄该怎么办?” 太子愣了一愣,道,“岂能人人都如此胆大包天?”随即立刻便回味过来,“这是阿爹的意思?” 十四郎没做声这固然是天子的意思。可是这些日子他跟在天子身旁,听主战与主和之人互相争论。纵使只凭自己的判断,也知谁更中肯清醒些。何况管钱粮的、本该最知道国力虚实的那个人,都说不能半途而废了。为何太子反而想不明白? 太子自己猜中,却又叹道,“可惜人人都说阿爹想罢兵,我便只准备了说罢兵的奏答……” 十四郎以为他要焦急准备起来了,谁知太子苦笑一下,道,“罢了,前面还有那么多宰相呢……阿爹又何尝是想听我怎么说。” 正说着,忽听外头马蹄答答。片刻后,车夫双手呈进来一个犹冒着热气的纸包,道,“殿下吩咐去买的东西送来了。” 那纸包打开,略带焦酥的麦香与丰腴咸鲜的rou脂香相缠绕的熟悉香味儿扑鼻而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