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节 (第1/2页)
田老师笑道:“那当然。”小寒今年二十岁,即便表现得比同龄人成熟,田老师还是觉得她是个孩子,不放心她,“夏市长的小儿媳妇。” “什么?”来人一时没反应过来,一看田老师往外看,不敢相信,“刚才那个韩小寒,夏市长的儿媳妇?!” 田老师点头:“除了我们学校的师生,没人知道。” “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田老师:“听门卫说有一次她对象怕他迟到,开市长的车送她到门口,被同学认出来了。” “拍《知青》的时候也没人知道?” 田老师:“她天天骑车去剧组,没人想起来问,她又没主动提起,一直到现在,跟她合作过的人都不知道。我告诉你是因为你找她演的角色特殊,怕你拍过了。” 十二月九日,周末,小寒去试妆,才知道她要扮演的是女特/务,剧中还有一出为了获取情报勾引人的戏码。 导演从田老师那里回去就想把这场戏删了,又不舍得,一见小寒就拿给她看。小寒发现并不是特亲密,正想点头,一想到立夏那个醋坛子,就说不大好。 导演听小寒这样讲,跟着说,他也觉得不大好,就让编剧去改改。 这部电视剧名字叫《临危受命》,是一部男人戏。小寒饰演反派,也是这部戏的女主角。这部戏总共四集,第一幕就是她的独角戏,最后一集随着她的死,男主角完成任务,这部剧也就剧终了。 上次演知青,这次演烫头女特工,小寒蛮期待的。而在所有演员就位,她也放寒假了,立夏也去东北了。 一九八零年一月二十五日,农历腊月初八傍晚,立夏左手牵着小舅子,右手拽着小姨子,身上背个大布包,走出火车站。 小艾睁大眼往四周看,头摇得像拨浪鼓,惊呼道:“这里就是首都?” “这里是首都。”立夏道,“你俩别乱跑,丢了我想找你们都找不到。” 身上背着一个,手里挎着一个大包,紧紧跟在立夏后面的韩高氏接着说,“小虎,小艾,攥紧立夏的手。” “知道,奶奶。”小艾道,“我姐呢?” 立夏:“你姐上班,没空来接你。咱们走快点,再慢就赶不上末班车了。” “坐车?”小艾好奇,“坐什么车?” 立夏:“跟上,明儿再慢慢告诉你。” 蔡红英把菠菜洗干净,就问小寒:“现在做饭吗?” “做啊。”小寒道。 蔡红英:“今天你奶奶和你弟弟meimei过来,要不要等他们来了再做?” “咱们先吃。”小寒道,“我记得还有半锅骨头汤,咱们吃一半留一半,留着给他们和立夏煮面条。我奶奶那个人眼里只有钱,吃孬吃好无所谓。” 夏民主:“你奶奶第一天到咱们家,还从东北过来,她不在乎,咱们不能不讲究。等他们来了,你再给她炒个菜。” “她又不是今天来,明天走,得好好招待她。”小寒道,“她得在咱家过十多天呢。她要是敢嘀嘀咕咕的,我明儿就不带她去买衣服。” 蔡红英笑道:“就不怕她骂你?” “那我就不给她买车票。”小寒道,“她不识字,有钱也不知道去哪儿买。” 蔡红英:“你就不怕她一直住下去?” “不会的。”小寒道,“她舍不得她养的鸡,更担心我爹把卖鸡蛋的钱祸祸了。” 夏民主笑道:“卖鸡蛋能卖几个钱?” “一天三毛,一个月将近九块钱。”小寒道,“在她眼里是很大一笔钱。” 夏民主:“我如果没记错,从东北到这里一个人的来回车费就得二十——” “爸,您想多了。”小寒笑道,“一路上的花销全是您儿子出的,我奶奶连一分钱也没掏。” 第60章 二哥挑事 夏民主不大信:“你的意思他们的车票,以及路上吃的东西全是立夏买的?” “是的。”话音落下,夏明仁和夏明义齐刷刷看向她。小寒笑道,“我奶奶属铁公鸡的,不谈钱一切好说。” 夏明义十分好奇:“谈钱会怎么样?” “翻脸不认人。”小寒道,“你们和她聊天,聊什么都成,就别聊钱。否则,她真会哭给你们看。哭穷的哭,把你们的钱哭走了,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蔡红英把洗菜水倒掉,以防夜里上冻,“我们的钱她也哄?” “她一不偷二不抢,你们可怜她,给她钱,她为什么不要呢?”小寒问。 夏明义:“她都不客气一下?” “要不你试试?”小寒笑着说。 夏明义连忙摇头,道:“我没钱。” “说到钱,你们还有钱吗?”小寒早些天又给家里买个蒸饭的电饭煲,平时洗衣粉、洋胰子之类的都是小寒买的,夏民主担心,“没钱跟我说。” 小寒:“有钱。我自己都赚一百块了。” “你演话剧,又拍《知青》,才挣一百块?”夏明义啧一声,“我以为你得挣好几百了。” 小寒笑了,“话剧给钱,是看在我临时救场的份上。《知青》六集,拍了一个月,要不是赶在夏天,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