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节 (第2/2页)
。 有新衣裳穿,杜老头也高兴,转手把他的各种票都给了沈母。 杜老头级别高,特别是食堂规模越来越大,在厂子里地位越发的重要,他的地位绝对是水涨船高了。 级别升上去了,工资、福利自然也跟上去了。 所以这么一倒腾沈母得的更多。 沈家又过了个快快乐乐的大肥年,沈梦吃rou吃到饱,真的是希望天天过年! 她敢肯定这时候的娃们愿意过年,能吃到rou绝对占据主要原因。 好日子过得快,嗖的一声年就过去了。 年后,厂子里有了新鲜事。 饭桌上,沈母难得的兴致高昂的给娃儿讲“老毛子”。 “都是大高个,比你爹高还壮,蓝眼睛、鼻子也高,头发打卷,那是个啥色我说不好,反正不是黑的。”沈母激动的还比划了两下,“脸上有胡子,好多是络腮胡,瞅着有点埋汰。” 除了沈梦这个假激动的,其余的几个娃已经深深的被沈母的话吸引了。 原来眼睛还有蓝色的,那不和天空一样,可好看。 比爹还高,那是不是和房子一样高了。 …… 沈爹抿抿嘴,不太爱听孩他娘夸别的男人,但也知道她只不过是看稀奇。 他刚开始见的时候,不也吓一跳,咋还有这么奇怪的人呢。 沈梦对于外国人那是一点没兴趣的,还不如趁她娘说话,大哥他们听的全神贯注的时候,多吃两口菜。 要知道上辈子华国可是世界强国,来华国谋生、发展的外国人不要太多,大街上比比皆是,老百姓早就见怪不怪了。 现在这时期应该是苏联“老大哥”帮助刚刚建国的我们,给了不少援助,有物资也有技术。 所以就派了不少科技人员过来。 在没撕破脸皮的时候,两国是有一阵子蜜月期的。 所以她娘说的“老毛子”应该就是苏联派过来的各种专家了。 “娘,他们也吃饭?”沈梦接了话。 沈母点头,满脸骄傲,“他们可爱吃你姥爷做的菜了,都夸好吃。还爱喝酒,最稀罕喝白酒。” 沈梦哦了声,转头又问她爹,“他们就是来吃饭的啊,咋有这好事呢。” 沈爹娘忍不住都乐了,“人家可是专家,还带了好些机器来,别人不会摆弄,人家就会,那铁板人家一弄就好了。”沈爹心里也佩服着呢。 沈梦装作似懂非懂的,“那他们以后就搁咱们这了吧,不走了么?” 沈爹呗问住了,不是很肯定,“走吧,这又是他们的地儿,再说媳妇娃不要了。” 那些人有些年纪大的,肯定结婚生娃了。 沈梦歪着小脑袋,“那爹你得赶紧学啊,把他们本事都学到手,省得他们走了你们抓瞎。” 沈爹拿饭碗的手顿了下,“我赶不上趟啊,人家说话我听不懂都。厂里选出来的人都是识字的。” 沈梦觉得这样更好,没被选出来,以后两国关系转坏的时候,省得被查,但是这不妨碍…“偷么学呗。” 她也是为了这个家cao碎了心! 沈母觉得也很有道理,和沈爹商量,“你就在边上多看,实在不懂的咱们就问问那些跟着学的,多准备几盒好烟。” 沈爹没说成不成,只让媳妇娃儿们,“快吃饭吧,都凉了。” 沈梦低头扒饭,今天可是二米稀饭,就是大米、小米两参的,她家能吃这么好,还是因为年前她姥爷带来不少大米、小米。 所以隔三差五的能吃回细粮,不像之前都是吃粗粮。 说到粗粮,沈梦不得不再感叹一回,这人呐就是贱,上辈子人们为了健康都提倡吃粗粮,还有很多饭店招牌就叫粗粮馆,其实都是粗粮细作,要真跟现在的粗粮一样都硌嗓子,再看有多少人会吃。 再说她家,其实爹娘也分了不少细粮,但是都她爹偷偷拿到市场上换了,换了成粗粮,高粱、玉米、地瓜啥的。 因为家里孩子多啊,而且一个比一个能吃,粗粮虽然没有细粮好吃,但是饱腹感更好,这才能不让一大家子挨饿。 这“老毛子”不但厂里工人们看的新鲜,就是小孩子都知道了。 沈梦和两个好朋友一起愉快玩耍的时候,就听她俩念叨了。 黑丫是个神奇的丫头,不但武力值爆表,脑洞也是可以的,“听说老毛子都可有劲了,我想和他们试试掰腕子。” 沈梦:“……”这真的是极好极好的梦想。 杨慧又开始教育黑丫了,“人家是大人,等你大了再比。” 黑丫就听进去了。 沈梦觉得两个小伙伴简直是一物降一物。 绝配了。 杨慧看到黑丫听话,挺高兴,就多说了两句,“听我娘说这些老毛子住不惯咱们的房子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她想起来了,苏联这些专家过来好像还援建了建筑——筒子楼。 虽说简陋,可也是楼房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