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2/3页)
于氏上前,轻声道,“你可别生气,大夫都说了,若是再气一回,你可能就醒不过来了。你真要是就这么死了,你说这家中,愿意真的为你伤心的是谁?” 最后一句话,轻飘飘的,却如酷暑中的一把冰刀狠狠扎进了赵瑾心里。他怔了怔,看向眉梢眼角都是不以为然的于氏,还有她身后的三个儿媳妇,还有那几个昨日救他回来后今天已经去衙门的儿子,心里的怒气突然就卸了。 于氏却还不放过他,冷淡道,“你可别再拧巴了,你已经众叛亲离了都。” 赵瑾本就是一股怒气撑着,泄气之后,浑身颓然的靠在了床头。 于氏带着傅清凝她们出门,道,“别担心,一会儿我让孙老大夫来看看。” 傅清凝心里有点纠结,其实吧,在她看来于氏这么对赵瑾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她们几人身份不同啊,于氏这么对自己夫君,就不怕……她们有样学样吗? 兴许是于氏猜到了她心里的想法,也可能是于氏带她们来之前就想到了这个,走到树荫下,她顿住脚步,“我让你们看这些,就是想你们明白,为了家人,有些喂不熟的白眼狼亲戚不能惯,该撕开就撕开。” 说这话时,她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古月琳。 古月琳垂着头避开她的视线,假作不知。 顾大人那边动作飞快,很快就审出来了,大抵和赵瑾说的差不多,只是这主意,还真不是邱氏母子和侯三几人想出来的,据说是偶然在茶楼听一个四十多岁模样的人说起类似的事情,说一个赌棍输得太多,家中母亲不愿意帮他还银子,于是就让人绑了自己要赎金,没想到还真有用,他母亲愣是把房子卖了也把他赎了回来,几人就是从这个事情里得的灵感。 他们去的茶楼就是最便宜那种,三文钱能喝一杯,一天来往的人多,想要找这个人如同大海捞针,不过顾大人还算尽责,仔细问过了侯三几人,画了一幅画像送了来。 于氏有了吩咐,不让捞邱氏母子,于是就真没有人为他们母子费心。赵瑾躺在床上下不来,有心无力。两日后,顾大人判决,几人全部秋后处斩。 正常情形下,绑架人要赎金这种事不到处斩的地步,但是这一次情形不同,且不提赵瑾本身是朝廷记录在案的进士,虽然辞官归隐,他却也还是官员。绑架官员罪加一等,还有,受威胁的赵延煜三兄弟,全部都是官员,皇家威严不容侵犯,他们胆敢威胁官员,罪名再加一等。再有就是,他们几人可足足要了四十万两赎金,再加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尤其邱氏母子,还要加上一条诓骗朝廷命官的罪名,那封让赵瑾出门的信,可是赵延吉亲笔。 判决下来,侯三几人喊冤,言有人故意引导他们如此,完全被人利用,此事不该草草结案,后头指定有人陷害他们。 邱氏更甚,提起以前被冤枉刺杀皇子之事,言这一回和那次一样,肯定有人引导他们如此作为。 第一百七十七章 干旱 这一回和上次情形大不相同,上一回邱氏母女两人是真的什么都没做。而这一次,他们确实参与了绑架了赵瑾,也确实收了四十万两银子。如果真有人唆使,人家也只是和友人闲聊,又不是故意撺掇他们,那人就算是找到,也是定不了罪的。 他们自己喊冤,根本没人管,进了死牢的,十个有九个都喊冤,但能进去,都是人证物证俱全的。若是个个都彻查,那朝廷再添多少人都不够。 赵延吉读了几年书,没成想反倒送他一程,要知道,他们那么些人中,就只有他一个人读过书,那封让赵瑾出门的信,只能由他来写。 邱氏见事情不可更改,又改口要见赵家人,顾大人让人过来告知了于氏。 于氏不见,也不让家中其他人去见,至于赵瑾,瞒着他就是了,也没人去他面前说。 赵瑾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好几日,他虽然每日都让人打听京兆府那边邱氏母子的动静,但没有于氏的吩咐,谁也不敢告诉他内情。这事情到底还是于氏亲自跟他说的,赵瑾听到秋后处斩那里,一口血喷出,晕厥了过去。 傅清凝会知道,还是因为底下人急匆匆过来请孙老大夫过去诊脉才知道的。 她也是过去找孙苍诊脉,顺便和正在翻晒药材的沐雪说话,正说起丁夫人那边发生的事情呢,赵瑾的随从就到了。 听到赵瑾吐血,她忙和老大夫一起赶过去。 孙老大夫诊完脉,又针灸一番,言赵瑾是心绪起伏过甚才会吐血,之后真的不能再让他如此,要不然性命难保。 也就是说,这一回赵瑾吐血,看着吓人,与性命无虞。 于氏面无表情的看着,傅清凝偷瞄了几眼,看不出她的心思,要说于氏想赵瑾死,似乎也不像,就上一次赵瑾病重,只要不找大夫不用好药,他哪还能活到现在?说不得根本跑不出去,也就没有这一回的事情了。 赵瑾无事,傅清凝也放心了。和沐雪一起往回走,想起方才两人说的事情,低声问,“你说丁夫人家中吵得热闹?” 沐雪点头,“现在想来,我还庆幸当初搬出来。” 原来是近来进京赶考的人多,丁大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