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飙演技_第1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节 (第2/2页)

娘子,将军好心好意给您夹的,您就吃了吧!”

    梁桢勾了勾唇,“好丫头。”

    秦莞横了她一眼,“月钱减半!”

    明月苦着脸,简直委屈。

    梁桢好笑地摆了摆手:“大娘子哄你呢,下去吧!”

    “谢将军!”明月如释重负般屈了屈膝,拉着彩练往外走。

    秦莞瞪了梁桢一眼,气道:“彩练留下,给我布菜。”

    “大娘子可饶了我吧!您和将军今儿个吵了明日好了,可别拿我们消遣!”彩练扒着门槛做了鬼脸,笑嘻嘻地跑走了。

    小丫鬟们也鬼头鬼脑地溜了出去。

    外面传来彩练清清脆脆的声音:“嬷嬷不是说了吗,夫妻间床头吵架床尾和,闲着没事别搀和!”

    明月轻笑一声,“你呀,哪里听来的诨话,就胡说。得了,还是干活去罢!”

    小丫鬟应道:“四郎君中秋返家,清风jiejie说这两天得趁着天晴把西厢的被褥晒晒,好叫他住得舒坦。”

    明月一听就心疼了,“在学堂里必定吃不好睡不好,我得琢磨几样新式点心给四郎君补补。”

    “……”

    丫鬟们在外面说得热闹,秦莞在屋里气得不行,一口气把碗里的饭粒扒完,把筷子重重一放便走了。

    梁桢勾着唇,眉间眼满是笑意。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秦莞这般使小性子。

    ——啧,还挺可人疼的!

    秦莞出了主院,半路碰见黑子装扮成的“梁桢”,想到这个家伙就是罪魁祸首,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黑子无辜地摸了摸脸,各种委屈。

    ——少将军,您又造了什么孽啊?

    ***

    且说二皇子在梁桢这里碰了个软钉子,自然不甘心,于是怂恿着秦萱写了个状子呈到了官家面前。

    二皇子使了个计策,将秦萱手书的“诉状”在大朝会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呈送到御前,官家难免要过问一二,即刻命令汴京府彻查。

    殊不知,秦莞早有准备。

    当汴京府的衙役到魏如安家核实情况时,她早就先一步让护卫们把魏如安送了回去——不仅送了回去,还“适当地”做了点手脚。

    当衙役们推开院门,一眼便瞧见魏如安衣衫不整地趴在假山上,红着脸,披散着头发,浑身上下散着好大的酒气,还有廉价的脂粉味。

    任谁看了都会认为是花酒喝多了。

    汴京府的衙役都是宋府尹的属下,平日里没少吃宋丹青母女做的点心,虽说办事公正,心眼多多少少是偏着秦家的。

    因此,在不违规的前提下,他们乐得卖秦家一个好。

    比如,明明派个人到官家跟前禀报一声就可以,他们却愣是不嫌麻烦,一路拖着烂醉如泥的魏如安进了宫。

    大庆殿上,百官哗然,向来好脾性的官家也皱了眉头。

    一盆冷水泼下去,魏如安人是醒了,脑子却不清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撒起了酒疯——当然,这要归功于那壶加了料的酒。

    单是“殿前失仪”这一项罪名就够他丢掉功名了,没想到,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一位姓廖的谏官递上一份折子,里面痛陈了魏如安的三大罪状:一,弄虚作假。二,贿赂朝廷命官。三,欺君枉上。

    折子里言道,魏如安尚在孝期,原本没有资格应试。只因花重金买通了三位负责审核的考官,这才得以下场考试。

    而他所谓的“母亲临终写下血书”之说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御史台已查明,魏母发病时只有几个邻居在场,魏如安是在她咽气后才匆匆赶回去的,左邻右舍都可以作证,根本没有血书,更没有所谓的“临终嘱托”。

    杏林宴时,魏如安为求官家赐婚,曾亲口对官家说出血书一事,这无疑是欺君之罪。

    御史台做事向来严谨,与折子一起递上去的还有半尺厚的证词。魏如安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就这样,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前一刻还是二皇子替魏如安喊冤,后一刻魏如安便被夺去功名,押到汴京大牢等侯重判。

    这样的结果对秦莞来说并不意外。

    她之所以会布这个局,就是因为算准了穆王会出手——能指使得动御史台的,除了身居嫡长之位的穆王再没别人。

    秦莞要对付的人是魏如安,穆王,或者说以穆王为核心的文臣集团要对付的则是二皇子。

    说起来,秦莞当真佩服这位大皇子,短短几个月便笼络住了一众老臣的心。她怎么都不明白为何官家偏偏看中那个草包似的二皇子,却对这个优秀睿智的长子不屑一顾。

    官家当真对二皇子偏爱至极,他明明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口气买通三位考官,哪里是区区一个魏如安能办到的?背后势必是二皇子在出力。

    这还不算完。谏官们接连挖出好几件魏如安暗地里替二皇子办的阴私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