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节 (第5/5页)
何评说,只觉得在物上精细到这地步,人心怕也如银线一般细弱,经不得丝毫挫折。他有些负气,抓起那小盏,顾不得烫,一口喝下大半,咕咚一声咽了下去。 梁红玉看到,不由得笑起来:“你这是把银线水芽当豆芽菜吞吃。” “我只是个莽夫,吃豆芽菜都嫌太嫩细——”梁兴笑着自嘲。但笑罢之后,渐觉一丝茶香从喉咙深处绵绵升起,轻润如雾,缭绕如云,竟如身处细雨翠谷间。他不由得感慨:“这茶倒果真是好茶??” 这时,门忽然打开,一个人走了进来,是张俊,换了一身缎衫绫裤丝鞋,果然越发像楚澜。 他们忙一起站了起来:“楚二哥。” 梁兴这才想起,刚才忘了留意窗外。梁红玉选这角上阁间,是由于三面皆有窗,好叫那两路人在窗外偷听。进来后,自己忙着吃茶,竟忘了正事。梁红玉却朝他使了使眼色,暗暗指向西窗和北窗,原来她竟一直在留意。梁兴越发惭愧。 张俊也立即明白,将提来的一只木匣放到桌上,有意冷沉着声音:“你们要我来,我来了。五百两银子也带来了。我要的人呢?” 梁红玉忙笑应:“楚二哥莫急,我叫人点杯茶,你先尝尝这银丝水芽。我来点点银两,若是足数,答应你的,自然会交给你。” “你要点便点,茶不必了。” “呵呵,楚二哥仍是这般快直,那我便不絮烦了。”梁红玉过去将箱子微微一转,朝向东南,这才揭开了那箱盖,里头其实只有一锭银铤,她取出那银铤,有意凑近烛台,细细照看,“嗯,是开封府官银。”而后放回去,假意埋头点数。 张俊望向梁兴:“你若跟了我,所得何止这点银两?” 眼前虽是假楚澜,又是做戏,梁兴听了,心中却涌起一阵莫名滋味,似悲似愤,迟疑片刻,他才应道:“我只求自在。” “做个军汉,能得自在?” “心若不自在,做哪般都不得自在。” “哼哼!再自在,这五百两银子用尽,一定不自在。” “等银子用尽,再作打算不迟。” “好,我给你留张座椅。” “多谢楚二哥。” 这时,梁红玉扣起箱盖:“数目不差。你给他吧。” 梁兴从怀里取出一页折好的纸,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 “地址,那人锁在这宅子里。” “我来是取人,不是来讨张纸!” 梁红玉笑道:“芦苇湾那阵仗我们已见识过,银子虽重,命更重。楚二哥放心,此人于我们不但毫无益处,反倒是大祸害,今日请楚二哥来,便是要交割明白,甩脱这祸害,好求个清静。” “我若到了那里,却不见人呢?” “我们两个是何等样人,楚二哥自然知底,否则今晚也不会来这里了。五百两银子虽不少,却也不值我们两个一起费这气力使诈。” “好。若寻见那人,我们仍是友;若寻不见,莫怨我认不得你们两个。” “呵呵,人都说,半生修来一面缘,百年积得一盏欢。我们与楚二哥吃过那许多酒,多少年也一定会认得。” 张俊不再言语,将那张纸攥在手心,大步离开了。 四、大辽 程门板站在巷口,犯起难来。 张用拿他当小吏,这般使唤,他先虽有些不快,但旋即想起自己那自视过重之病,忙驱除了这不快,反倒觉着,自己正该被人多轻视几回,才好消去心头那自骄之气。何况这是正事,张用也并非有意轻贱。 让他犯难的是,张用让他去打问北边大辽最新境况,这等军国大事,远非他这职阶所能得闻。衙吏间虽不时谈及,却多为传闻,真假难辨。真确消息,恐怕只有中书、枢密院才有,可那些深府高衙,岂是他能得近的? 他一向自我疏隔,从不与人深交,那些人也都避着他。他只管办好自家差事,这些年并未觉着不妥。这时要寻人问事,才发觉,竟无处可去。他有些丧气,站在街口,正在自恼,一匹马忽然停在他身侧,扭头一瞧,是胡小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