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节 (第3/3页)
。大家都很为她高兴, 这家报社非常有名, 只要好好干, 把握住机会, 前途无量。 张莎莎自己不太满意, 因为前期工资太低了,只能勉强够生活, 而且她男朋友刁立人也是助理律师,目前收入低得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住,还得靠兼职才能付得起房租。 张莎莎叹了口气:“为什么大学生还这么穷啊!说起来挺可笑的,还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 说出去人都不会信吧。” “万事开头难,慢慢来,日子会好起来的。”陶醉安慰她,“你平时若是有业余时间, 可以做点翻译之类的兼职,其实没你想的那么穷。” “只能如此了,姐妹们, 我就先走一步了,你们飞黄腾达的时候,千万记得要提携我一把啊。”张莎莎说着朝室友们抱了抱拳。 邢梦露笑着说:“谁提携谁还不好说呢,《xx日报》,这可是响当当的报社啊,好好干吧,光明的前途在等着你呢。” 张莎莎说:“也是,撸起袖子加油干,我就不信我比别人差了。” 陶醉和邢梦露、李佳萌陆续递交了留学申请,接下来就是忐忑等待通知了。陶醉除了申请爱丁堡大学外,还申请了英国其他几所学校。她没有申请美国的大学,是因为英国的硕士研究生学制短,一般一年就能毕业,长一点也就是两年,不论是从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上来看,都比美国更为合算。 大四的课程相对而言已经比较轻松了,当然,对学语言的人来说差别也不大,就算是没有课,学习还是得坚持,否则就会生疏遗忘。 除了上课,陶醉依然在翻译公司兼职,她业务出色,公司老板还递过橄榄枝,问她是否愿意来公司上班。公司开出的待遇很优渥,不过陶醉并没有心动,她还是坚持出国留学,趁着年轻多见见时面,提升自己,这样事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虽然是兼职,陶醉的工作量并不少,上司知道她能力出众,工作也认真负责,很多报酬不错的工作都会安排她去做,比如最近就派给了她一个接团的工作。一家企业接待了一批澳大利亚客户,从他们公司请了两位翻译过去,其中一个就是陶醉。忙完工作之后,那家企业又额外增加了工作任务,继续聘请陶醉和那位男同事陪客人去游北京。 男同事许一鸣刚从英国留学回来,不是北京人,之前也不在北京上学,对北京不太熟悉,陶醉便成了这次的主要向导,全程陪同游玩解说。一共玩了三天,行程结束之后,客人们都玩得很愉快,合同也签得十分爽快,那家企业一高兴,在报酬之外额外又给陶醉发了一千块钱奖金。 陶醉拿到奖金之后,分了一半给同事许一鸣,许一鸣摆手说:“笔奖金我不能要,这次导游的主要功劳都是你的。” 陶醉笑着说:“怎么能这么说,我们一起负责这份工作,报酬自然是一人一半。”她将那五百块钱塞进了许一鸣手里。 许一鸣看着她:“我受之有愧啊,要不这样吧,我请你吃饭。” 陶醉笑着说:“也行。”正好她想请教一下对方在英国那边留学的经历和注意事项。 “那明天吧,下班后我们一起过去。”许一鸣说。 陶醉有些意外,她以为是今天吃呢,不过客随主便,便说:“行。” 第二天上午陶醉有课,没有去公司,下午的时候她才过去,手头有一份笔译的活做好了,正好去交稿件。许一鸣在办公室里看见陶醉,脸上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陶醉刚从主管那儿出来,许一鸣便假装路过主管办公室的门与她巧遇,压低了声音说:“晚上一起吃饭,我订好了餐桌。” 陶醉点点头:“好。”她回到自己的办公桌,拿出刚接到的材料看了起来。她现在接口译的活,一小时100150,陪同翻译日薪是400,笔译则是千字30,工资相对同行较低,但胜在不用自己到处去揽活,公司给的工作量也不小,一个月至少能赚个一两千。 下班之后,许一鸣打了一辆车,两人直奔吃饭的地方。许一鸣在车上侃侃而谈了起来:“北京现在的车也多了起来,路况快赶上伦敦了。” “对,这两年买车的人多了。”陶醉说。 “英国其实还蛮宜居的,就是冬天太湿冷,而且吃的不行,我受不了英国菜,在那边待了两年,实在忍受不了,拿到毕业证就赶紧跑回来了。”许一鸣笑着摇头。 陶醉问:“英国菜真的很难吃吗?没有中餐馆吗?” “中餐馆当然有,但是贵,而且不好吃,口味都改良了。我们一帮留学生有时候为了打牙祭,不得不去趁着假期去中国城买食材来自己做,但好多调味品也只能用类似的替代,跟中国的完全不能比,回到国内,味觉才有活过来的感觉。”许一鸣笑着说。 陶醉用手指摸了摸额头,笑着说:“那我是不是要考虑自己做饭吃?” “完全自己做不太现实,成本太高了,我说的不仅是食材,还有时间。去那边读研的时间都特别紧张,课程繁重,规定时间内毕不了业就得延期,代价太大了,耗不起。”许一鸣叹息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