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_第36章 下龙湾有大煤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下龙湾有大煤矿 (第1/2页)

    “人多力量大啊!修得这么快。”林啸感慨道。

    居民区的民居也已建成好几百座,更多的还在热火朝天地紧张施工中,工地上建筑材料堆成一座座小山,众民工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按照林啸原有的规划,需要建造一万多座民居,至少能够安置一万户难民,现在看来,还需花钱从周边原住民手中征用一些土地,再增建二万座才够。

    由于缺少砖瓦石料,所以民居大多是土坯草房,虽然简陋但建得比较高大宽敞,而且规划得相当整齐,看上去要比当地民居气派得多。

    “后续的民居尚需加快建造,要多建砖瓦房,还要采办一些日常家具,便于难民尽快入住,新征土地时价钱要公道。”林啸转头对身旁的龚振浩和张海发说道。

    “不要怕花银子,在百姓身上花再多的银子,都是值得的。况且,他们以后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根据龚振浩他们的预算,按原来的规划,人工都是免费的,所有参与建设的难民工匠、民工只需供应食品即可,不算征地费用,建成一座土坯草房只需花费白银十两左右,一万座民居加上道路设施,花费总共只需白银十多万两。

    林啸核计过,即便后续建设还要加上征地费用,最多花费五十万两左右便可安置绝大多数的难民了,即便使用西班牙花边银元支付,也只需八十多万元。

    至于粮食,他们辛辛苦苦从安南讹来的军粮本就是用来救济百姓的,况且按每人每天供应一斤粮食计算,十万难民每天只需供应不到一千石,三个月总共需要十万石不到。

    至于三个月后,这些难民中会有一部分青壮从军回国,他们的家属只要愿意也可以回国了;更多希望定居于此的人,也能够逐渐在码头、矿场、货栈、沙场、盐场、商铺等处找到工作,基本能够养活自己了;另外部分偏爱种地的人还能在江滩上开垦荒地种植一些不怕盐分的农作物,这就有了长久的生计了。

    “好的,砖瓦石材木料等正加紧从各地筹集,眼下没有了各地官府的阻挠,采办事宜便容易多了,民工越来越多,修房建城也会越来越快的。”龚振浩神情轻松,信心满满。

    “另外,家境贫弱的,老弱病残的难民,都要优先安置。还要想办法办一所学馆,以及几所医馆,要尽力做到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百姓才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

    “是,大人,小民记下了。”龚振浩身边的张海发恭敬地接话道。

    “只是这些事极为繁琐,眼下能做的这么好,真是有劳老东家和老掌柜了,辛苦了!”林啸拱手施礼,一脸正色的道。

    这么浩大的工程,真的是多亏了龚振浩他们尽心竭力的cao持,才能有条不紊的实施,光龚振浩一家,就出动了上百名家丁参与工程组织管理、各类物资采买运输以及救济物资的发放等工作,还倒贴了自己不少的家财。

    一段时间交往下来,林啸从龚振浩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不仅仅是个爱国商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