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第四卷)】(321-324) (第6/8页)
赵家祖坟的心都有,事实是赵家祖坟也的确没保住。 4F4F4F, 明代便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开国后逐渐放开了各种限制,酒自不必说,元 代便废止了榷酤,民间只要领取执照便可开山挖矿,民间冶铁声势甚至超过官办 铁厂,只不过对外要靠茶马、盐马等交易笼络外番,盐商们还要凭官引支盐。 「朱钦所为只为匡扶民风,风清政肃,并无苛捐之事,此乃欲加之罪。」刚 回朝班的张敷华又蹦了出来。 不理张敷华,刘瑾转身向正德奏道:「东厂逻卒侦知,朱钦禁酿行连坐之法, 有违犯者,诛连里邻,有乡民因惧罪自缢,朱钦阴使济南知府赵璜、推官张元魁 重金收买亡者家人,阻其母进京上告……」 刘瑾面向张敷华冷笑道:「太祖云:治国之道,必通言路。总宪莫不以为这 言路只为尔等冠带所设?」 「你……一派胡言!」刘瑾语出诛心,将张敷华这老君子气得面皮发紫。 「好了,着人将朱钦等三人拿办讯问。」朱厚照每次上朝都觉得心累,杂七 杂八的破事没完没了,一个朝会搞得和大栅栏一样热闹。 「年根到了,今日起奏事封本便免了吧,各衙门也该封印了,除夕守岁后, 众卿也都安心休假,过个好年。」朱厚照从龙椅上站起。 「臣谢陛下隆恩。」群臣齐声颂恩。 朱厚照随即转身说的话却闪了群臣的老腰,「今后中外之事,尽付刘瑾处置。」 「陛下……」李东阳白眉斜挑,心觉不妥。 焦芳已率先出声,「臣等领旨,恭送陛下。」 *** *** *** *** 正德元年,腊月三十,丑时,刘瑾宅。 「户部监管不严,致赝银输入内库,尚书韩文降一级致仕归里,郎中陈仁谪 钧州同知,内阁无异议,旨意已下。」 焦老大人一身盛装,却是弓着身子说话。 一身大红蟒衣的刘瑾对镜正了正头顶嵌金三山帽,对着持镜的白少川笑道: 「小川,咱家马上又老一岁咯。」 「您老龙马精神,老当益壮。」 「你小子就是嘴甜。」刘瑾开心得很,扭身问:「韩文致仕,朝中可有什么 怪话?」 「除了三法司那几个与韩文亲近的,便是户部的几个不懂事的毛头小子,户 科左给事中徐昂打抱不平,进言说韩文历官年久,正色立朝,素来以端谨着称, 此番偶使属官失检银课,是一时不察,不应以小非弃大体,应以旧官致仕。」焦 芳道。 「哼,无事褒美大臣,显有嘱托,他背后是什么人?」 谷大用笑眯眯地说道:「据说户部郎中李梦阳最近跳得很欢。」 「那个愣头青?咱家还没和他算檄文的帐呢。」刘瑾嗤笑,「徐昂阴结韩文, 有结党之嫌,坐罪除名。」 「是,部议随后呈报。」 「焦阁老,东西准备好了?」丘聚没有一点过年的喜庆,仍是冷眉冷眼的模 样。 「请公公过目。」焦芳捧起一卷黄绫。 「三法司,这六扇大门也该关上了。」刘瑾森然笑道。 *** *** *** *** 正德元年最后一天的早朝毫无波澜,夜半还要进宫守岁,众大臣们只想先回 去补足了觉。 罢朝后本该散去的群臣偏被刘瑾突然出示的圣旨留住了。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朝廷待臣以恩,臣子当勤勉忠忱以报,肆推恩命, 福泽家人,所以辞休贶而劝臣劳也。尔刑部尚书闵珪,都察院左都御史张敷华, 大理寺正卿杨守随,久承圣恩,为部院正堂,本当孜孜矻矻,勉效忠勤,言行维 慎,然却深文周纳,遇事生风,荐人不当,上悖天意,下失民望,兹令三人致仕 归里,闭门省过。群臣官无崇薄,以之为戒。钦此。」 听完旨意的三位老大人头脑昏沉沉的,寒风吹过,遍体冰冷,几十年宦海生 涯便这么一朝结束了? 张敷华还算硬气,一手一个搀起两个老哥们,对着刘瑾冷笑道;「果然是雷 霆手段,好!好!好!」 连道三个好字,互相扶持的三人步履蹒跚地走出午门。 连着之前的韩文,短短数日,九卿去了一半,大明朝堂之上,几时有过这般 疾风骤雨,群臣心中惴惴,敢怒不敢言。 刘瑾扫视群臣,察觉他们眼中的忿恨与惧意,脸上浮起一抹冷笑。 「那个不识抬举的王华怎么打发?」丘聚贴近,阴测测地问道。 「看在他儿子和寿哥儿的交情份上,升他到南京做吏部堂官吧。」 「这一年真可算地覆天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