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1)笑春风 (第1/3页)
伴着悠扬的笛声,程溁甩了甩衣袖,清唱道“惊鸿初见云鬓犹未绾, 素纱半遮芙蓉面。 飞花如梦伊人舞翩跹, 灯火阑珊你一笑嫣然。” 谢迁宠溺的瞧着程溁,心中泛起柔柔的涟漪,唱道“秦宫汉阙繁华似云烟, 明月空照哦金樽浅。 独自凭栏妩媚了千年, 风情万种更与何人言,咳……” 程溁含情脉脉的瞅着谢迁,羞涩的唱道“心弦悠悠谁拨乱,一念花开共婵娟……” 女华瞧着那依稀可见芙蓉仙子面庞的程溁,仿若时光倒流,回到上古的那一日,性情高冷的自己,没有任何仙子愿意与之交好,导致自己渡劫差点殒命。 唯独仙缘奇佳的芙蓉仙子,愿意为自己护法,这也给她女华在日后修仙中,加倍努力的同时,增添了一缕缕的人情味儿。 一曲唱罢,程溁瞧着女华渐暖的脸色,俯身行礼,关心道“女华jiejie,为何住在如此苍凉满目苍夷的女神湖中,按理说女华jiejie也是博览群书的,应知此处风水多不好啊?” 女华绘心一笑,道“呵呵,本……我是女华,何惧什么风水?” 花担心程溁失言,惹怒女华,那般文曲星君不又该有麻烦了吗! 是以急忙解释道“风水一词来源于魏晋时期郭璞所著的《葬书》,葬者,藏也,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程溁笑得甜甜的,道“也就是说,道德水准越高的人,福分越大。我女华jiejie是有大功德的好人,遂也就不用担心我口中的风水了,对吧?” 花望着窗外,回忆道“传说大唐风水师杨筠松,在山中遇到九天玄女,得其所授,方才精通风水,成为一代大家,所以,杨氏风水真传一脉的门人,他们供奉的祖师便是九天玄女,但世人有所不知,九天玄女手中的书册,可是秋菊仙子送的呢!” 程溁懵懂的瞧着,今日特别话多的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秋菊仙子真厉害!” 一旁的女华沉浸在回忆中,想起芙蓉曾也说过同样的话,但待她收拾好一应物品后,芙蓉却转世投胎不知所踪了。 不禁心中染上伤感,起身道“好了,小溁儿也是关心jiejie,罢了,罢了,今日我女华,便改改这花神湖的风水。” 话锋一转,瞧着程溁期盼的目光,继续道“不过,若是收整好后,小溁儿可要留下陪jiejie小住几日,接受仙曲韵律的滋养。” 话落,女华不待谢迁拒绝,立时念起法诀,灵气凝聚于手中,像雾气一般朦胧,随即手腕一翻,化指为兰,双手缓缓推开,那秋色的光芒便扩散在整个花神湖。 瞧着众人被自己的灵气吹得衣诀翩翩,女华嘴角微微勾起,千年前芙蓉也是这么瞅着自己施法的呢! 与此同时,光华射下后,将整个女神湖罩住。 渺渺茫茫出碧霄,园内吹花带叶飘,乾坤昏荡荡。但见湖畔上的芭蕉树被连根拔起,一齐遁入湖水之中。 日月暗沉沉,淅淅潇潇卷起低空的浮云,秋色的灵气遮天蔽日。转瞬间,湖畔上的芭蕉树,便通通换成了秋菊。 各色秋菊怒放开来,眸之所见,鼻之所嗅,均是秋菊,远远望去仿佛是花的海洋,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争相开放,美如仙境。 满目苍夷的女神湖,一瞬间便是满满的生机盎然,不见一丝枯黄苍痍。 那些往日的记忆,在时光的荡涤下,增添了别样韵味。 谢迁前几日为了给程溁求医,不得不宣布了,自己便是“谢六步”本人,但名医没几个,倒是姑娘们一个个来暗送秋波。 神龙见首不见尾,神秘的谢六步,其大名可是在整个大明,成为神话一般的人物,毕竟没有几个文人,有胆子敢带领五百亲卫队,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大战一万二千余穷凶极恶的倭寇。 关键在于,众人本以为必败的战局,却奇迹般大胜了,我方竟无一人伤亡,敌方倭寇却是片甲不留,死的死,伤的伤,俘的俘…… 本就才学出众、谈吐优雅,举止有礼的谢迁,又有谢六步的才名在外,因此无论是美艳花魁,还是自命清高的闺阁女子,皆如过江之鲫,羞涩的眉目传情、丢手绢、抛绣花包,各种花样来表白爱慕之意。 甚至有几个胆大妄为女子,竟是夜半三更的爬窗扒门。 虽程溁去花神湖小住,但提前下令,命卫凌等人,皆是日夜“保护”谢迁安危。 贡院路,锦鲤楼。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 窗边那花梨木的桌子上摆放着一摞宣纸,砚台上搁着几只毛笔。 一旁的书案上,燃烧着几只火烛。 谢迁坐在一旁,手持狼毫行笔迅捷,提笔有力,发力沉重。行云流水间,落笔如云烟。 不过片刻,那一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