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章 花季不再来 (第2/3页)
感。 “对了,听说这富川门附近有个什么谢墩夕照,你给我们讲一下吧。”左嘉嘉也帮腔说。 谢墩夕照是富河北岸靠富川门最近的一个景点。从县城出富川门,沿富河向东走,不到三百米,就有一座大土墩,墩下为巨岩组成,直伸河中。墩上有祠,名“叠山祠”,这是为纪念具有民族气节的南宋义臣、诗人谢枋得所修。据说,谢枋得被元兵俘获后,至死不降,绝食五天而亡。谢公逝世后,兴国州人念其忠,就其旧居改建祠以祀之。后来毁于战火,州人名其地为谢公墩。 当谢公在世时,就辟有简陋书院,即叠山书院。这是我们富川历史上最有名的书院。 其时,从游学生,朝乾夕惕,苦学苦练;院外墩上,夕阳斜照。谢公课余之暇,放竿垂钓。傍晚,墩旁高杆上,船会每晚派人悬一红灯笼。入夜,灯光四射,河下来往舟楫,均以此为航标,故有兴国州古八景之一“谢墩夕照”之称。 “读兵书惧战,读律书惧刑,读儒书战刑不惧;耕尧田忧水,耕汤田忧旱,耕心田水旱无忧。”原来这叠山书院门前有一副对联,金老师拿起《兴国州志》对围着他的几个学生说,“这副对联其实就是传递‘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思。” 看来,金老师还是想让女儿读书啊,但是他面对这种局面却又不知如何是好。还是郭帮城给金老师支了一个点子:现在计算机开始进入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中了,不如让欢欢去私立大学读个计算机专业啊。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金老师后来真的采纳了郭帮城的建议,让金欢欢去了武汉东湖大学。 金欢欢永远记得郭帮城对她说的话:“屁大的事,过去就过去,人活一辈子哪能不犯点迷糊,富川这个地方是个小地方,走出去就会海阔天空!” “帮城,谢谢你!”欢欢的爸爸金老师说,他尽管恨女儿不争气,但后来见女儿不思茶饭,每天以泪洗面,心也软了。也怪自己,对女儿太严格,总想望女成凤,给孩子的压力太大,所以孩子一时糊涂做了错事。 有了郭帮城的鼓励和支招,金欢欢才作出了去武汉东湖私立大学念书的决定。所以,真正让她鼓起勇气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的人是郭帮城。 大学毕业后,金欢欢毫不犹豫地直奔广州,一来舅舅在这里,二来,在广州可以去广州美院看郭帮城。 快到东莞宵边电影院了,孟峰看到到有许多学生成群结队的往电影院的方向走去。 “这是怎么啦,怎么这么多的学生?”金欢欢问。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组织来看电影的吧。”孟峰于是加快了脚步,金欢欢都有点跟不上了。 宵边电影院里,尽管是白天,但由于是周末,来看电影的还是很多。不过,孟峰和金欢欢发现里面除了外来打工者,还有许多学生坐在那里。 电影开演了,宽大的影幕上一开始就是墨绿色背景衬映出“深圳影业公司”几个立体银色大字。 “我今年十六岁,和这座城市同龄,十六岁的城市真美,可十六岁的人生除了美丽的花季,还有泥泞的雨季。”一个略显稚嫩的女生的开场白,推出字幕:花季·雨季。 这是根据深圳女作家郁秀的同名改编的电影。十岁来深圳,出生于1974年的她,1990年写成这篇时才十六岁。 “孟峰,这是带我来重温昨日旧梦啊。你没看见电影院里都是十六七岁的中学生啊。”金欢欢刚看完开头对孟峰说。 “重温花季雨季,也未尝不可啊。”孟峰说,“这个作者可是和我们同时代的人。” “看到这个电影我就想起《十六岁的花季》的电视连续剧,那时我们正上高中看是正当其时,总能产生共鸣。”金欢欢说的《十六岁的花季》是九十年代初播出的一部在少男少女中产生很大反响的上海本土电视剧。 “这个各有千秋吧,其实作者和我们是同时代的人,所反映的事情也是我们同时代的事,社会背景自然环境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更能产生共鸣。”孟峰记得《十六岁的花季》当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