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我心永恒 (第3/4页)
“对啊,你出门的时候,门反锁了没有?”汪牡丹这时跑到门外,从窗户外把手伸了进来,她手刚好能够到门锁,“这门如果没有反锁,是可以在外面打开的。” “啊,是这样啊?”上官致远刚才和小湖南把门窗都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破坏的痕迹,但就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这门也只有牡丹不要钥匙可以打开,我可是不行。”阮秋香笑着说。她长得稍矮点,手没有那么长。 “是的,我一直没配钥匙,只要门没反锁,偶尔开不了门,我就用手打开了。”汪牡丹说。 “看来,这房是有人来过了。”上官致远肯定地说,“我也是听你们说这里治安好就有点麻痹了。” “我们出门也不反锁的,反正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每次工资发下来还没捂热就寄回家了。”阮秋香说,“这不,家里又要我寄钱回去了。” “早知道这样,我们叮嘱你一下就好。”汪牡丹有点懊悔地说,“老乡,你别急,等我发工资了,先借给你一点。” 俩个女孩回厂里,上官致远送她们一直到松白公路,回来的时候感觉肚子饿得不行,这一天,上官致远就吃了个早餐。他跑到那对潮阳夫妻开的小店里买了一包方便面,弄点开水泡了吃。 透过车窗,上官致远看到桥墩顶部“虎门大桥”四个大字,那是现任总书记的手迹。这座在去年香港回归前夕建成通车飞架珠江口的大桥,是连接深圳和中山的便捷通道。虎门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其主航道跨径八八八米,被誉为“世界第一跨”。 上官致远去中山找孙腊月。腊月姐已经去中山了,地址还是在松岗普思厂一个和她要好的老乡手里拿来的。在一个通讯不是很发达的年代里,哪怕是在一个很近的地方找一个人,有时都是很费劲的事情。 孟峰虽然在松岗,但他一听到借钱就支支吾吾,随后电话就挂断了。上官致远只有舍近求远去找腊月姐。 虎门大桥渐渐远去,镌刻在中国近代史扉页,黄钟大吕隆隆作响的虎门就这样穿过悠悠岁月的长河走出尘封历史的烟云,第一次进入上官致远的视线中。当生命的个体在为生存而奔波时,当年读史时激荡澎湃的家国情愫民族自豪似乎被残酷的现实所消减,但内心深处仍有朵朵涟漪微微泛起淡淡漾开。 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壮举,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但此事最终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腐朽的清政府未能抵挡住英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随着《南京条约》签订而国门失守开埠通商。 作为中国近代史滥觞之地,如今的珠三角是中国开革开放的最前沿,是中国拥抱世界对接国际的桥头堡。 百年不过宇宙一瞬,这期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嬗变和阵痛?华夏儿女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变是的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不变的是屹立世界的壮志豪情。 中山市是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原来叫香山县。香山出了这样一个不世伟人,改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有一句说,中国近代史看广东,广东近代史看香山,是有着历史的必然原因的。 一到中山,上官致远想起了俞美诗,他很想去拜访一下。上官致远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一听说腊月姐在中山就马不停蹄的跑来了,潜意思里就是冲俞美诗来的。他在报亭买了一张《中山交安报》,看到地址在中山港一带。 “他可是这里的名妓(记),出去采访去了。”上官致远找到报纸编辑部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在电脑前抬起头来说,“你是他什么人,要不打他手机吧?” 上官致远接过编辑写给他的手机号码开始迟疑起来,打通以后,究竟怎么说,虽说是老乡,可终究是从未谋面啊。 腊月姐就在小榄镇,上官致远找到她的时候,她惊讶得合不拢嘴来。 “致远,你不叫我姐,我可是不敢认你了,我们至少有四五年没有见面了吧?”孙腊月身材高大,体态微胖,她在上官致远刚上高中的时候就出来打工了。 在整个家族重男轻女的氛围下,不!是在整个富河村,整个社会都这样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孙腊月、上官宁静还有她们的姑姑孙水莲几乎都没读什么书,过早的进入社会,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晚上,上官致远睡在腊月姐的寝室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