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章:变天 (第2/3页)
匐在地,道“臣沈和,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 岁。” 只见此时的朱高炽面色苍白,气若游丝,靠在床头九龙枕上,睁开无力的眼皮,有气无力的道“起来吧!” 沈和叩头,道“谢陛下。” 朱高炽斜着干涩的眼睛看了看沈和,道“沈卿家,朕不行了。”说到这里咳嗽起来。 沈和随即噗通一声,又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的道“陛下,陛下洪福齐天。” 朱高炽摆手道“朕让你进来,是有事情和你讲。” 沈和跪在地上,看着朱高炽,道“陛下您说,老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高炽点点头,道“太子虽然监国,但是治国理政经验不足,外刚内柔,你要多多辅佐他。”喘息几口,又道“如今边廷暗流涌动,蒙古人贼心不死,你要眼观大局,小心谨慎呐!”说完又是一声咳嗽。 沈和匍匐在地,道“陛下放心,老臣已经部署妥当。” 朱高炽又道“好,那就好,有你在,朕就放心了。”又道“相对于外患,朕最担心的就是太子,他年轻气盛,难免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你要不畏艰险,勇于规柬。” 沈和流着眼泪,泣不成声,道“老臣遵旨。” 朱高炽道“朕殡天后,让太子即刻继位,你为辅政大臣,稳住朝纲,不要让敌人有机可乘。”顿了一下,又道“还有那孙康,是个可造之才,你要好好用他。”说完又是一阵咳嗽,看着沈和,又道“朕就把太子和江山托付给你了。”说完摆摆手,不再说话。 沈和匍匐在地,悲恸欲绝,久久不能自禁,这时旁边一个内监,走过来,道“阁老,起来吧!” 沈和缓缓起身,不舍的退出殿外,内监来到殿外,道“殿下,您进来吧!” 朱瞻基慌忙跑了进去,见父皇气若游丝,顿时大哭,跪走到床前,道“父皇,父皇,你怎么样?” 朱高炽脑袋斜着看着儿子,道“太子呀!你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这个江山以后就是你的了,你要好自为之呀!” 朱瞻基痛哭流涕,道“父皇,您好好将养龙体,儿臣宁愿陪伴您左右,为您分忧。” 朱高炽摇摇头道“你怎么还像个孩子?朕殡天后,你就是皇帝,沈阁老就是辅政大臣,切记,你要善待之。” 朱瞻基流着眼泪,重重的磕头道“儿臣知道了。” 朱高炽又道“你要多为百姓谋福,多为江山社稷着想,要目光远大,这样才能做一个好皇帝,才能被后人铭记,史书留名。” 朱瞻基点头,道“儿臣记住了。” 朱高炽看着儿子,伸手紧紧拉住朱瞻基的手,道“你要好自为之呀!”说完有气无力的道“你出去吧!朕累了,想休息一会。” 朱瞻基依依不舍的起身向殿外走去。此时殿外一片安静,地上黑压压的跪着文武大臣以及宫内的嫔妃侍妾。 朱瞻基走出谨身殿,看着眼前的景象,只见沈和跪在最前面,表情凝重,朱瞻基立在门外,就这样一动不动。 到了四更天,皇宫大内敲起了景阳钟,一代仁君朱高炽仅仅登基十个月就驾崩了,谥号仁宗皇帝。 顿时皇宫大内一片哀嚎,哭声震地,而后,朱瞻基随即在沈和等一众文武大臣的簇拥下在谨身殿登基,继皇帝位,年号为宣德。 此时边境敌人虎视眈眈,在沈和的坚持下,为了稳住朝纲和外患,施行秘不发丧,任何时候,无论是任何人,不得走漏消息。 太和殿内,一片肃杀,气氛让人窒息,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沈和孙康还有许劲松看着朱瞻基。 朱瞻基震惊的目光使他脸色紧绷,看着三人,道“如此说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