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零悬情_第35章 (第3/3页)
自己担着。而且周女士并没有被她老公囚禁,能去妇联求救、能出来借钱,不会抱着孩子逃跑?周女士又不像她没到法定工作年龄处处受限。 还有杜慎行,她可算反应过来了,这家伙撞她、放走常某,是为了提升报纸发行量! 但她又无从鄙视杜慎行,人家是记者,吃的是这碗饭。就像斋堂的服务生们,吃的是服务饭,没有抓歹徒的义务。事实上她不喊那一声,常某也会在大堂外被保安拦住,是她变着法子管人家夫妻矛盾,给和她一样的南下北妹们带来不幸…… 作者有话要说: 炮灰这样写,并非持“受害者有罪论”。而是认为在法律、人情都偏向男性的社会,女人自己不够强,没活路。其二,人称“婚姻是一场赌博”,风险蛮大,阿蔓未必是天生的同性恋,促使她和乔若茜走一起的原因有看太多、看伤了。 。 炮灰下一更15号。 。 ☆、第三章、雨夜相会侃案情 雨声潇潇,李晓蔓独坐窗边陷入无边沮丧,昨晚警察把服务生都带走她就担心极了,果然不仅自己被炒鱿鱼,其他人也受连累。 南方看起来工作机会多,但低文凭的打工妹想找到好工作何其难。她再也无法同情周女士,她的同情心原就有限。在她看来周女士被打的那么惨,大半是自找的,是她自己找了那么个老公,是她自己在长期家暴下都不逃走。 有件事在派出所时她没反应过来,回去后越想越觉得周女士表格上填的住址眼熟,好像在替茜姐整理的采访纪录中有。半夜爬起来开电脑,果然有,是广南底层鸡的聚住区。周女士又说自己在发廊工作,那边的发廊等同鸡院。 她倒不歧视鸡,她还做过鸡的小保姆呢(第一卷)。但,周某都已经是鸡,在哪儿不是做,为什么非要呆在她的残暴老公身边挨揍?带累儿子被打残。 这么想着,她觉得杜慎行放走常某没准是好事,什么常某涉嫌“印假~钞”,真是干这行的,他能追到斋堂抢老婆借的那点钱?多半是三文不值两文买了一叠假~钞,在广南市买假~证假~钞太简单。如果当场被扣住,很可能他真的只会被拘留几天。惟有他明知老婆手袋中的一万块是别人的、还抢了逃走,才会被判刑。据说能判三到十年,加上抛撒洒假~钞情节恶劣,或许会从重判刑。 这样的畜牲就该永远呆在牢中!但,这是见过世面后的她才有的看法。 在她的老家,不论在乡下还是县城,老公打老婆、爹妈打孩子寻常。她会被张老师收为小保姆,是有天和大姐一块随父母去镇上赶集,自家菜摊客少,她拣起石块在地上划字玩,母亲来火,cao起藤条狠命抽她。正好张老师到小镇做客、随亲戚逛菜场,看到这一幕上前制止。母亲跳脚骂张老师多管闲事,张老师说:“这闲事我还就管了。你们即说她是赔钱货,不如送给我,我不嫌。她长大后你们也是拿女儿换彩礼,说个数。” 母亲一听立即望向父亲,父亲毫不迟疑一口答应。拿了钱后,父母好似怕张老师反悔般连菜都没再卖,丢下她便走。 这种以“送人”、“嫁女”为名卖女儿的事太常见,至于合不合法,偏僻山乡谁管?她运气好,买她的是个好主人,她得以读书、在县城长大。如果一直在乡下,会不会和周某一样逆来顺受?呃,周某不是乡下人,城市逆来顺受的女人也挺多。 想的太入神,听到开门声她才惊觉天色已黑,只有路灯光亮斜进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