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节 (第3/4页)
, 接过封存好的报捷贴, 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喜报送至新科举人的家中。 早已等得心焦的人一拥而上。 大家一时间等不得天亮, 就着竹竿上高高挑起的灯笼细细查找着自己的名字。和丰楼上闲闲等候的人虽然派了家仆下去打听, 却是再也坐不住了。不时掀开竹帘子站在栏杆边,个个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焦虑。 忽然一个挤掉鞋的中年男子一下子跳得老高,颤抖着声音大喊道:“中了中了,第五十四名, 考了整整四回, 今次终于中了。” 旁观的众人自然投以欣羡的目光。 科举之路犹胜蜀道之难, 常有二十岁的秀才, 四十岁举人,五十岁的进士之说,可以想见这条路的艰险。中了举人之后就代表着在吏部有了授官的资格,虽然比不得两榜进士出身,但可以选授偏远地区的知县或是近京地区的末级官吏,反正从此之后可以说是改换门庭了。 除了明面上的好处,举人在朝廷赋税优免等方面还有一系列照顾,譬如最为明显的就是其名下有二百亩的田地可以免交税赋。所以只要打听到有谁中举,附近的农户就会举家前来投奔。 中式举人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就是拥有了前往京城会试的资格。只要举人愿意应试,官府就应出给工具、禀给、脚力。禀给,指的是禀米一类的钱粮支出。脚力则由官府佥派役力,反正有无数种好处就是。 和丰楼的掌柜扎着手在一旁看热闹,忽见一个店里的伙计飞奔而回,兴高采烈地叫道:“住在咱们店里莱州籍的顾秀才和冉秀才中了。其中顾秀才中了第二名,冉秀才中了第二十六名……” 众人顿时一阵哗然,和丰楼的掌柜也高兴得两眼放光。 第二十六名已经是极好的名次,没想到还出了一个亚元。他脑子灵光,忙吩咐下头的人将顾秀才和冉秀才的房间锁起,这可是天上文曲星住过的房间,房价起码再涨上一倍才成。 济南府各家酒楼都以款待过中试举子为荣,和丰楼出了个亚元,掌柜的比中了头彩都高兴。只可惜莱州那位顾秀才因为身体不适,早早就返乡了。好在听说冉秀才还留在本地,马几位友人这两日到千佛山游玩去了。 掌柜不想错过这番盛举,干脆找了一个说话机灵的伙计,一路骑了快马去报喜。 千佛山古称历山,因隋皇依据山形凿窟镌刻佛像多尊,始称千佛山,并新建千佛寺。后来唐皇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称为兴国禅寺,此处遂成为香火胜地。 顾徔和冉、高、涂等人信步观花,又正逢九九重阳庙会,少不得到庙中参拜求缘。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内有古槐一株,相传是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如此。顾徔站在亭中,见远处峰峦起伏林木森森,不禁升起一股凌云壮志。心想若是自己他日为阁为相,随意一个坐卧用具多半也会成为千古传说。 这回乡试的几道考题并不算十分难,八十两银子买的考前文集中竟然难得押对了两道小题,也算是物有所值。特别是最后一道策论,顾徔有六分把握会得到优评。他在号舍当中时时思如泉涌,下笔有如神助,自觉生平文采皆凝聚于此。 听说今次的主考官本人就写得一首极好的文章,尤其喜欢文词藻丽的文风。自己这篇策论洋洋洒洒一气呵成,遣词造句直逼历代名家之作。若是估计不错的话,这回的举人之位十拿九稳,且名次还十分靠前才是。 可这份荣光若是不能立时炫耀于众人之间,就犹如锦衣夜行隔靴搔痒,所以试后他极力相邀几位同窗不忙着返乡,鼓吹大家把臂同游济南府的各处名胜。 几个人在镀了金身的弥勒佛前施了香油钱,又临摹了寺前的魏晋碑帖,就三三两两坐在浓密的树荫下分茶清谈。 正逍遥似神仙时,一个仆役模样的人满头大汗,在知客僧的引导下匆匆而来。恰好朝外坐着的顾徔一眼就认出这是和丰楼小伙计的装扮,一颗心霎时提得老高。 当下有什么要紧之事,值得城中之人大费周章地找寻而来? 和丰楼的小伙计瞧见众人,忙走过来打过了千儿陪笑道:“几位老爷到这倒教我好找,这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