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3/4页)
小觑她了!” 顾衡似笑非笑,端起茶盏一饮而尽,“这么大一块rou馅儿饼当头砸下来,肯定不是白白交换的吧?” 郭夫人面色微带黯淡,神情也变得略略勉强,“可怜天下父母心,日后你到了我这个岁数就晓得我的难处了。我的女儿不甚聪明,却总以为自己聪明绝顶。她骨子里还有一点像我的丈夫,最是清高迂腐目下无尘,偏偏遇事时又执拗无比。” 桌上的茶水没有人动,窗外又无声无息地铺了一层菲薄细雪。那一层一层的梅香铺天盖地,却裹挟着刺骨冰霜冷冽寒心。 郭夫人满脸的无奈苦涩,“如今她刚刚生下小世子,但是王府里早有范庶妃生下的庶长子,那孩子今年已经七八岁了。说实话,一个处置不当端王府里头就要引起内耗,到时候徒惹京中人笑话,我总想为她做点儿什么……” 她直直凝视过来,“端王殿下器重你,将来你和我女儿互为援手,这路怎么都要走得稳当些。日后我一定视瑛姑为亲女,但凡我家水莲有的,也必定会有她一份。你若说是交换便是交换吧,其实这是双赢……” 到了此时顾衡才真正叹服,这位郭夫人确确实实是一个明白人。 一上来就开门见山,把自己的难处苦处全部一一道来。即便是利用,也觉得她是情可原意有可悯。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更何况一个为了自家孩子的母亲,疯狂之下更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做得出来。 ——所以绝不能轻举妄动。 顾衡从屋檐那片细雪上收回目光,只觉一盆冰水从脑门儿上直浇下来,刹那间就寒到脚底心,让他从未有过的清醒和惊痛。 他站起身低头拱手一礼,“夫人为了俞王妃未雨绸缪致此,实在是让人敬佩。但我现在只是一介七品散官,在端王殿下面前也说不起什么话。不过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夫人尽管差遣……” 这已经是一句极重的承诺了 ,郭夫人虽没有听到自己最想听的话,却心满意足而归。 ※※※※※※※※※※※※※※※※※※※※ 女主的身世渐渐大白…… shg 第一二三章 晚归 冬天的天时极短, 回到家时屋子里里里外外已是一片暗黑。 守门的钱师傅帮着开了门, 低声禀了两三件杂事。一是顾衡的同年, 如今的上蔡县县令王希久派人送来书信,那人在不远的客栈歇了, 应该是要等到回信才肯走。二是莱州老家那边也来了人,说族长顾九叔兴许年前就要到京…… 张老太太依旧秉承在老家的节俭,所以只有灶间点着一盏油灯。顾瑛似睡非睡地拄腮靠在桌边,头一点一点的, 显得十分趣致可爱。 年轻女郎听见动静抬起头来,揉着惺忪的杏眼笑道:“哥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可是衙门里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厨房狭小, 灶间的火苗闪动跳燿,将屋子映得暖暖融融的。铁锅里大概蒸着玉米饭和腊rou片,一股子甜香混合着rou食和新鲜菜蔬的香气, 就像从前一样实实在在地包裹住他疲惫倦怠的躯体。 顾衡再次微笑起来, 这个傻丫头像大梦里的姑娘一样, 无论生死时时站在自己的身边。但是这一次他没有转身离去, 而是牢牢地攥紧了这个傻丫头的手。 夜晚的小厨房传来极轻的喟叹:“我的瑛姑,过完年就又长了一岁呢……” 顾瑛的脸面一时涨得通红,伏在哥哥宽阔结实的胸膛上,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本来临近年关, 这些日子大家各自忙着手头的事儿, 一个人恨不得分成几个人用, 累得回到家时只想倒头大睡。所以一家人虽然在一处屋檐下住着, 却连个说话的空闲都没有。 顾衡没有松开手,拉着她坐在灶前,就着明明暗暗的火光开始吃迟到的晚饭。 自家人的吃食没那么讲究,白米饭里掺杂了少许玉米面,泛着馥腴柏木烟薰味的腊rou肥瘦相间,被切得薄薄的罗列在雪白的米饭上。暗红色的托盘上还放了一碟青豆炒咸菜丝,一碟干笋拌鸡丝,一碟萝卜丁炒鸡蛋碎…… 顾衡埋头刨了大半碗,这才觉得饥肠辘辘的肠胃好受了些。又舀了半勺米饭,把剩下的菜一股脑拌进去,这才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 顾瑛心疼得不行,生怕他噎着,连忙倒了一盏热茶过来,“哥哥不是去西郊陪那位王爷说话,怎么人家连晚饭都没有供一顿,就这么风里雪里地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