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2节 (第4/4页)
那样没脑子。 薛延打了一个冷噤,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不定自己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早就落到这人的眼里。偏偏自己一直沾沾自喜, 便如盲人骑马一般岌岌可危而不自知。 即便这些也就罢了, 只能感叹技不如人。但这周家的草包公子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扭着自己不放, 还斩钉截铁的指认自己是凶手,实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所有的事情后面,好像有一只影影绰绰的手。 想起那张被当做物证的白丝帕,薛延更加头疼。那天在针线胡同将柳香兰勒死的时候,也不知怎么想的临走时就顺手取了这个物件儿。谁知道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柳香兰要送给自己的,那上面还极巧妙蕴含了自己的名字…… 其实周玉漱言之凿凿地指证自己杀人,薛延起先并不是十分畏惧。可是这其间夹杂了父亲的官司,那些大人物巴不得薛家人从此消失无踪。所以,决不能出面去辩驳。 这些天薛延一直睡不好。 除了东躲西藏到处奔波之外,就是他一闭眼睛就梦见半醺的柳香兰似笑非笑地矗在自己面前。毕竟是曾经珍爱过的女人,身上还怀着自己的骨血。若不是为着牢中的老父,为了身后的一大家子,为了把出头椽子顾衡打压下去,自己何至于硬下心肠走这步险棋? 现下说什么都晚了,老父依然关在大理寺牢里,搅起这桩祸事的始作俑者依旧逍遥,三司盯着衢州的银课案不放,自己背了杀人凶犯的罪名惶惶如丧家之犬,不过半个月之间怎么就落到了如此难堪地步? 薛延头都想疼了,却还是想不通其中的关窍。 菜场老板贪便宜才雇的薛延,见他木楞愣地坐在一边,把腐烂的叶子和完好的蔬菜堆放在一起,不禁勃然大怒。叉着腰开始乱骂起来,“我请你过来是做事的,不是请你过来当祖宗的……” 薛延何时受过这个窝囊气,正要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一记窝心脚,就在远处过来几个穿着黑衣带着红帽的差役,忙压下心头火气,唯唯诺诺地把菜筐子搬到另一边。 等忙完一天的活计拿到少的可怜的几个工钱时天已经黑了,薛延在路边随便找了一家小店儿,要了一碗汤面和一壶像泔水一样的劣酒,躲在角落里开始囫囵吃起来。 那天从春风得意楼出来后,因为怕后头有尾巴,薛延就没有贸然回沙家胡同,想等风声过去后再跟自己的随从联系。没想到周玉漱那个草包手脚这么快,不过半个时辰就让顺天府衙的差役把沙家胡同围了水泄不通…… 若不是身上还有点银子和两块值钱的玉饰,这些天还不知道怎么熬过来。薛延知道,这京城再大也不是久留之地。可是就这么狼狈的返回老家,从此隐姓埋名的苟活,他又心有不甘。 正值初夏,银锭桥下的金水河波光粼粼,草长莺飞桃红柳绿一派繁庶,京城的夜市有不少妇孺出来游玩。薛延故意佝偻着身子,尽量沿着阴处往今日歇脚的地方走。 不远处的桥上有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看河上的撑篙人,女子穿着一身儿樱桃红绣大洋莲纹的马面裙褂,男子穿着一身碧海清的长衫。女的俊俏男的文雅宛如一对璧人,又兼态度大大方方顾盼飞扬,到惹得旁边路人连连回首。 那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让薛延恨得咬牙切齿的顾衡,他身边神情娇媚的女郎多半就是他新娶的妻子。看他两人颜笑晏晏神情适意,却不知因为他一个小小的举动,别人正面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路边尽是卖些小玩意儿的摊子,顾衡颇有闲情的一一看过来。见其中一家的头饰做的还不错,就花了几两碎银买下来,躲在角落里把一只酒盅大小的芍药绢花簪在媳妇儿的头上,笑道:“正是好年岁,该着些艳色才好……” 街市上人来人往,其实没有几个盯着别人看的,但顾瑛还是羞得不行,赶紧把芍药花自个簪稳了,生怕这个人又过来瞎帮忙。 卖头饰的婆子站在一边捂着嘴笑个不停,看两人的神情就知道是新婚,但看穿着打扮举止气度应该不是普通百姓,就不敢十分取笑。但也羡慕他们的恩爱相许,收了钱之后还附赠了一个坠着流苏的鹅黄绺子。 街面上人越来越多,顾衡怕撞着媳妇儿,也不管别人是否侧目相看,一手紧紧抓着顾瑛的手,朝着东安门最为繁华的灯市走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