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节 (第3/4页)
顾衡探过来看了一眼道:“是戒之在得,是《论语》里的典故,郑家主意在时时告诉自己君子有三戒。想来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饱学之士,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走那条路?” 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郑乾能趁着这个机会全身而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顾衡在心里略带嘲讽地想,敬王实在不是做大事的人,瞻前顾后不说罢了,还老想着以最小的代价斩获最大的收益。要他是敬王,拿到李国柱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即墨郑家钉死。这人却害怕得罪郑乾后头的人,非要把李国柱先押往京城再审…… 夫妻两个正在商议接下来的事,比如哪些铺子都要赶紧过去巡视一遍,家里的两个孩子是不是要加几个人手服侍?过了秋天气就转凉,祖母的屋子要早些把地笼燃起来…… 正在说话间,就见韩冬跌跌撞撞地奔进来,满脸潮红地禀道:“宫里刚下了旨意,让端王殿下在冬至日代天子大祭……” 什锦胡同,端王府。 偏厅里凝聚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每个人遇见的时候都是一副心照不宣的表情——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不是什么人都能代天子进行大祭的。 书房中,端王正神色平淡地叙说这件事的根由,“圣人入秋后身子就一直不太康健,太医说大祭时一站好几个时辰,身上的大礼服又繁复又厚重,圣人的身子多半吃不消,结果就让我代替……” 顾衡寻思其中隐藏的意思,悄声笑道:“想来王爷这几年的谨慎守份终于入了圣人的龙目……” 端王蓦地攥紧了手心儿,到底不敢深想。 “有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像是被蒙着眼的驴子,只知道埋着头向前走,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不自知。你我相交多年就不要说那些虚的,说实话我吃不准这里头到底夹杂了几个意思,所以才把你单独叫过来陪我说说话。” 顾衡心念微转,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抿了几口茶道:“那年我在河南道的时候曾跟王爷说起过,圣人跟寻常百姓家的老父亲一样,也希望看着几个儿子和和睦睦,不要斗得跟乌鸡眼儿一般。大皇子和三皇子分别有倚仗,王爷就成了里头最弱的,所以您的倚仗就只能是宫里的圣人,这些年您做的很好。” 端王缓缓点头,“我自认还算勤勉,圣人吩咐下来的差事也尽力办好。只是陡然获此殊荣,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在揣测人心上这世上无人能及顾衡,“王爷……是怕这份代天子大祭的殊荣来得快去得更快,就像当年穆皇后突然薨逝之后,今上的慈爱之心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被人如此直白地捅破心思,端王想生气却又拉不下来脸,低骂道:“外面人人都说顾济川温文纯良,只我看你鬼精鬼精的!” 顾衡嘿嘿一笑,“咱们一起办实事儿办好事,那些朝臣的眼睛又不是瞎的。大皇子素来重武将看不起文人治国,三皇子又隐约卷在周敏之案中抽身不得,名声也受了损害,圣人就是矮子里拔将军也该轮到你了!” 端王让他的直言噎得想笑又有些生闷气,“生在帝王家,若说没有想头那是说谎话。更何况周围的人虎视眈眈,我就是想独善其身只怕别人也会不允许。” 顾衡心有戚戚,非常能理解端王的感受。 和顾衡闲谈了一会儿,端王的患得患失已经消散许多,“帝王心思最是难测,我只干好我该干的事儿就行了。这时候若是有异动,无异于灭顶之灾。周敏之的下场,恐怕是圣人专门弄出来让我们几个当儿子看的。” 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帝王的恩宠,喜欢信任的时候可以把你捧上天,恶之恨之的时候可以在你的身上堆砌无数骂名。 要不是周敏之太过得意忘形,把黑手伸到了春闱这个国之重点上,甚至还想像他的父亲周阁老一样继续cao纵朝政,圣人也不会先拿他开刀。 顾衡是看到了都护营的高指挥使才隐约明白其中的这个道理——圣人已经在为新皇铺路了,只是未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笃定自己的赌注押对了。 此时王府后院留芳园里,范庶妃看着好久没有见面的儿子欢喜的话都说不出来,只知道叫丫头们络绎不绝地往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