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2/3页)
的比较好。 虽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东西两院一个祖父,说出去都不好听,但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委实没时间去理会西院时不时的幺蛾子。这般东西两院不分开来,着实麻烦的很,她若出手,那必然要来一记狠的,让西院先老实上一段时间再说。 卫瑶玉有些犹豫:“这样是否有些狠了?” “二姐一贯伶牙俐齿,西院那边的人与您相对一直得不到什么好。可依你所见,这些年,他们可曾收敛半分?”卫瑶卿反问,“上一回,祖母还险些去了。” 提到周老夫人,卫瑶玉脸色也沉了下来。 “所以,那就是打得不够痛的缘故。”卫瑶卿摊了摊手,“既如此,那就下手再重一点好了。嚣张那么多年,是该给点教训了。” 身为一个女子,她是就是小气又记仇。上一回的事情她可没有忘记,一直记着呢,既然他们不求着她忘记,主动招惹她,就别怨她还手了。 “要不要去看看?”卫瑶玉坐了会儿,有些坐不住了。 卫瑶卿摇头:“毕竟黄老夫人这件事,是让祖父没脸啊,我等小辈还是不宜插手,放心吧,此事祖母会处理好的。” 卫瑶玉点头,这倒是,小辈不太适合出现。 · “七安先生倒是来的早。”徐长山掀开车帘笑着同卫瑶卿打了个招呼。 卫瑶卿还了一礼,走上马车。 方才坐下来,就听到徐长山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要见你。” 卫瑶卿并不意外:“是。” “平时也就罢了,不过我接到消息,今日早朝之上,狄方行要上奏。”徐长山道,“怕是一会儿陛下心情不大好,恐怕会刁难于你。” “无妨,多谢先生提醒。”卫瑶卿道,“陛下是明君。” 徐长山看了她一眼:“天子也是人,不过我倒是忘了先生精通测算之术,想必已经算到一二了吧!” “这件事知道的人已经不少了。”卫瑶卿也笑了起来,“民众徒手拆了大理寺一半的牢房,这等惊世骇俗的事情,便是七安想不注意都难。” “是啊。”徐长山冷笑,“贪污,巨贪!若不是民众动手,我等还要被蒙在鼓里,好他个钱元,好他个吴岙,当真是胆大包天。” “想来这等事情,陛下自会有决断。”卫瑶卿低下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第89章 变了 “狄大人!” 狄方行回头,正见石忠堂笑眯眯的朝他走了过来。他停住了脚步:“石大人!” 石忠堂干咳了一声,压低声音:“听说你那大理寺的大牢被拆了一半,可要石某人上奏?” 就知道这种好事石忠堂不会放过,不过他狄方行也不是省油的灯。狄方行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金銮殿的方向:“石大人倒是消息灵通。” 那当然了,石忠堂腹诽,这等事情,若是让他出声来谏,定又是钓誉的美事一桩,否则,他才懒得理会狄方行呢! “那此事……”石忠堂有些焦急的看了眼金銮殿的方向,快到早朝时间了,他这里道听途说的消息毕竟太少,若是狄方行肯提醒一两句,那就不一样了。 狄方行却自觉的站到了一旁:“该入朝了。” 石忠堂甩了甩袖子,只能走到一旁,暗自盘算:一会儿在朝堂之上,不如就先提吧,这万事第一个出言才是最重要的。 百官依次入朝,山呼万岁之后,明宗帝许久没有出声。 待百官跪的腿脚发麻之后,明宗帝总算出声了:“起吧!” 众人舒出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臣有本奏!”石忠堂、狄方行、黄御史三人同时出声,说完便同时一愣。 狄方行见状,并不以为意,继续道:“陛下,臣两日前便已递上了折子。” “朕已阅。”明宗帝的声音里听不出丝毫的情绪。 石忠堂和黄御史见状不由露出了失望懊恼之色,原本是一件多好的能钓得一身美誉的案子啊,这下倒是便宜了狄方行,不过也是,这等案子,狄方行又不是蠢蛋,自然不会轻易给他人接手的机会,办得好的话,这可是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大案子啊,名垂青史的好事谁会想让? “臣参原工部尚书、现工部侍郎钱元和现户部尚书吴岙贪污赃款!五年前,陛下拨款下令重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