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页 (第2/2页)
一下直接使用垃圾处理器,和研发出垃圾处理器在全国推广这两者之间的比重,毫不怀疑后者一定会给她带来更多的环保值。 索性自从她承包汽车站的环保工作之后,面板上的环保值就一直在跳动,基本上每隔一天多就会产出一天环保值,她只需要偶尔去一趟废品回收站收点东西,就能保证生命值不会间断。 所以她特意去废品回收站收集了一大堆关于机械的书籍,对照着说明一点点把里面的内容啃进肚子里。 好在余简前世是理科生,物理化学的内容不算精通,也算有底子在。 啃起机械的书来稍微有点费力,却也不算太难。 啃了七八本书,她一点点将垃圾处理器里最重要的两个零件临摹了出来,为了确保零件没有错误,她反复验证了好几次。 这两个零件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但是对于垃圾处理器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摹完这两个零件之后,她又把垃圾处理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附了上去,并且配了一张更简易的垃圾处理器设计图。 所有的工作完成之后,她按照原样临摹了两份,把所有的东西放在放在信封里,在外头套了好几层薄膜,然后用物流的模式分别寄给这时候全国top2的两所大学物理系主任。 好在这时候整体社会环境相对几年前松懈不少,她只是稍微费了一番劲,就以不记名的形势把东西寄出。 至于接下来会怎么样,就要看这两所学校怎么处理那两份资料里面的东西。 第26章 第丹药残渣 资料寄出去几天后,面板左上角的环保值跳动的速度又有了增加。 XX大学物理系。 “查到了吗?” “没有, 寄件的人没有写明身份, 寄出来的时候也不是实名寄出。” “怎么就没有实名呢?”教授在办公室里转圈,内心满是焦急, “这样东西,要是真的能做出来, 可是一大贡献, 这个人, 怎么就找不到呢?” 站在教授对面的人突然想到什么:“李教授,你说寄东西来的人会不会是国外的势力?所以才故意没有实名?” 李教授在原地站定, 皱眉回头:“国外的?” “是啊,”对面的人立即点头,“教授您看了资料, 应该发现了这样东西的技术是目前我们国内没有的, 我们已经属于国内顶尖的团队,连我们都做不出来,国内哪里还有人能做的出来?” 李教授沉思片刻:“你说的也有道理,如果真的是国外的资料, 对方这样隐藏也情有可原。” “反正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人对我们应该没有恶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